《曾国藩家书》教学ppt.ppt

《曾国藩家书》教学ppt.ppt

ID:50781397

大小:8.84 MB

页数:37页

时间:2020-03-14

《曾国藩家书》教学ppt.ppt_第1页
《曾国藩家书》教学ppt.ppt_第2页
《曾国藩家书》教学ppt.ppt_第3页
《曾国藩家书》教学ppt.ppt_第4页
《曾国藩家书》教学ppt.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曾国藩家书》教学ppt.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曾国藩家书(二封)阅读曾国藩家书(一)回答问题1.请解释这段文字中带点的含义谕少奢怠2.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这封家书的主要内容3.写出文中对偶句(至少两组)。参考答案1.谕:告诉;吩咐。少:稍;稍微。奢:奢侈;腐化。怠:懒惰;松懈。2.曾国藩叮嘱儿子:勤苦俭约是求学之道,是持家之本3.①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②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③半由人力,半由天事。作者介绍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人。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

2、创立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曾国藩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但受祖父和父亲影响,从小发愤图强。6岁入塾读书,8岁随父学五经,14岁应童子试,22岁考取秀才,28岁中进士。初授翰林院检讨,1846年充文渊阁直学士,次年升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曾国藩少年得志,官运亨通,10年之中连升10级,官至二品。他能获得这么快的擢升,关键在于他刻苦修身。曾国藩小故事1、蟒蛇投胎2、智慧不如人3、如夫人同进士4、衣食住行相当节省5、八字家训:“早、扫、考、宝、书、蔬、鱼、猪”。6、曾剃头《曾国藩家书》及其评价《曾国藩家书》是研

3、究曾国藩其人及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写给儿子纪泽、纪鸿以及诸弟的家书中。曾国藩的家书,共有330多封,是历史上家书保存下来最多的一个。全书分为治家类、修身类、劝学类、理财类、济急类、交友类、用人类、行军类、旅行类、杂务类,共十大类。字谕纪鸿儿家中人来营者,多称尔举止大方,余为少慰。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余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气习,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太丰则吾不敢也。译文家中到营中来的人,大

4、多数都称赞你举止大方,我对此稍感欣慰。世人多希望自己的子孙能做大官,我不希望后人做大官,只希望你们做个知书明理的君子。勤俭自立持家,多劳动,多吃苦,既可以享受富足的生活,也可以过节俭的生活,这就是君子。我做官已有二十年了,不敢沾染一点儿官场习气,饮食起居,仍然遵守朴素的家风,极其俭朴也可以,稍微丰盛点也可以,太丰厚那我就不敢了。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尔读书写字不可间断,早晨要早起,莫坠高曾祖考以来相传之家风。吾父吾叔,

5、皆黎明即起,尔之所知也。译文凡是做官的人家,从俭朴到奢侈容易,从奢侈回到俭朴就困难了。你现在年纪还小,千万不要贪图奢华,不能养成懒惰的习惯。无论是大户人家和小户人家,士农工商各种人,只要勤俭节约,家业没有不兴旺的;骄奢倦怠,家业没有不衰败的。你读书写字不可以间断,早晨要早起,不要丢掉自高曾祖父相传下来的家风。我的父亲和叔父,都是黎明就起床,这是你所知道的。凡富贵功名,皆有命定,半由人力,半由天事。惟学做圣贤,全由自己作主,不与天命相干涉。吾有志学为圣贤,少时欠居敬工夫,至今犹不免偶有戏言戏动。尔宜举止端庄,言不妄发,则入德之基也。译文

6、凡是富贵功名,都是命里注定,一半在于人力,一半在于天命。只有学做圣贤,才是全靠自己作主,与天命不相关涉。我有志学做圣贤,可小时候少了恭敬谨慎的态度,所以到如今还免不了时有戏言和戏谑的行为。你应该举止端庄,不随便说话,才是修养道德的基础。字谕纪鸿儿殷切嘱咐纪鸿修身齐家、读书做人之理:读书是为了做“明理之君子”,不为升官发财;“勤苦俭约”是持家之本。他告诫儿子,“由俭入奢易,由奢反俭难”,“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于懒惰”。曾国藩名言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

7、用功功不独居,过不推诿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字谕纪泽儿十九日曾六来营,接尔初七日第五号家信并诗一首,具悉。次日入闱,考具皆齐矣,此时计已出闱还家。译文曾六于十九日抵达军营,接到你初七寄来的第五封家信和一首诗,信中的一切都已经知道。信中说你第二天就要参加考试了,考试用具也已经准备齐全。估计这时候应该已经考完回家了吧。尔七古诗,气清而词亦稳,余阅之忻慰。凡作诗,最宜讲究声调。余所选钞五古九家,七古六家,声调皆极铿锵,耐人百读不厌。余所未钞者,如左太冲、江文通、陈子昂、柳子厚之五古,鲍明远、高达夫、王

8、摩诘、陆放翁之七古,声调亦清越异常。尔欲作五古七古,须熟读五古七古各数十篇。先之以高声朗诵,以昌其气;继之以密咏恬吟,以玩其味。二者并进,使古人之声调,拂拂然若与我之喉舌相习,则下笔为诗时,必有句调凑赴腕下。诗成自读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