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井解释电阻率测井ppt课件.ppt

测井解释电阻率测井ppt课件.ppt

ID:50750820

大小:1.96 MB

页数:45页

时间:2020-03-13

测井解释电阻率测井ppt课件.ppt_第1页
测井解释电阻率测井ppt课件.ppt_第2页
测井解释电阻率测井ppt课件.ppt_第3页
测井解释电阻率测井ppt课件.ppt_第4页
测井解释电阻率测井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测井解释电阻率测井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电阻率测井一、普通电阻率测井二、侧向测井1第三章电阻率测井利用岩石的导电性(电阻率或电导率)研究地层的一类测井方法称为电阻率测井。岩石的电阻率与岩性、储集物性、含油性有密切的关系,所以通过研究岩石的电阻率的差异就可以区分岩性、划分储集层并评价含油气性、进行地层对比2一、普通电阻率测量原理1、实验室测量岩石电阻率实验室测量岩石电阻率方法:通过测量流过岩样的电流I和MN之间的电位差,由欧姆定律确定岩样MN之间的电阻.3一、普通电阻率测量原理1、实验室测量岩石电阻率由实验室测量岩石电阻率方法可知:1)要测量电阻率,必须供电,形成人工电场;2

2、)研究电场分布规律,确定电场参数与电阻率的关系;3)测量电场参数,根据电场参数与电阻率的关系,得到电阻率。4一、普通电阻率测量原理2、普通电阻率测量原理普通电阻率测井的测量方法与岩样的测量原理是极其相似的;但井内电场与电位的分布很复杂;与R之的关系也很复杂。供电电极:A、B测量电极:M、N有一个在地面(如图为N),其余在井下,构成电极系,电极距L=AM5一、普通电阻率测量原理2、普通电阻率测量原理电阻率表达式:K—电极系系数,只与电极系结构有关I—电流测量即可确定介质电阻率6一、普通电阻率测量原理2、普通电阻率测量原理测量时,3个电极放入井

3、中,1个(B或N)留在地面。提升过程中,地面仪器记录沿井身的电位差变化曲线,该电位差不仅与地层的Rt有关,而且还与井眼流体、侵入带、围岩的电阻率有关。故该电位差经刻度后,得到视电阻率Ra。7二、电极系分类成对电极:把电极系中接在同一线路中的电极叫成对电极:MN。不成对电极:把和地面电极接在同一线路中的电极叫不成对电极:AB。8二、电极系分类1、电位电极系不成对电极到靠近它的那个成对电极之间的距离小于成对电极之间的距离(AM

4、电阻率有关。Rt>Rs,且h>>L,半幅点距离=h-L;其它情况下,半幅点距离=h+L。b、曲线极值对应于地层重点且最接近于Rt。10二、电极系分类2、梯度电极系不成对电极到靠近它的那个成对电极之间的距离大于成对电极之间的距离(AM>MN)的电极系。梯度电极系11二、电极系分类2、梯度电极系梯度电极系视电阻率曲线特征:a、在层界面处曲线出现极值。b、h>3L时(厚层),地层中部直线处Ra近似等于Rt。c、h=1—3L时(中厚层),曲线的形状与层厚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h变小时,中部的直线逐渐变短直至消失,扣除岩层顶或底一个电极范围内的曲线,取

5、面积平均值,其Ra近似等于Rtd、h

6、14四、视电阻率曲线的应用1、划分岩性剖面不同岩性地层的Rt不同,反映Rt的视电阻率Ra也不同,所以Ra曲线可用来划分岩性,以地区经验为基础。2、层界面的确定梯度电极系依据极值确定层界面,电位电极系依据半幅点的位置来确定层界面15四、视电阻率曲线的应用3、确定岩层真电阻率Rt1)正确读取岩层的视电阻率值Ra:电位电极系对应地层中部取极值;梯度电极系:厚层在中部取值,中厚层在底部/顶部Ra上扣除距顶部/底部界面一个电极距后用面积平均法取值,薄层取极值。2)对Ra做相应的校正(井眼、层厚、侵入等),每一种仪器在不同情况下,采用不同的图版或经验公

7、式进行校正。16第三章电阻率测井一、普通电阻率测井二、侧向测井17普通电阻率测井的弱点在高矿化度泥浆、地层为高阻薄层、且有侵入的情况下,其电流主要分布在井眼及围岩之中,使其测量结果不能反映目的层的电阻率。18改进思路采用屏蔽电流控制主电流的流路(路径)使影响减至最小——发展侧向测井。目前侧向测井包括:三侧向、七侧向、双侧向、微侧向等。19一、三电极侧向测井1、测量原理A0——主电极A1、A2——屏蔽电极B1、B2——回路电极电极系中有三个柱状电极(回路电极除外)。主电极较短,屏蔽电极较长。浅三测向的屏蔽电极较深三测向的短。浅三测向的回路电极

8、离屏蔽电极较近,深三测向的回路电极离屏蔽电极较远。20一、三电极侧向测井1、测量原理测井过程中,A1、A0、A2具有相同有极性和电位且与B的极性相反。深、浅三侧向的电流侧向流入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