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738132
大小:2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08
《与家长沟通的点滴做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与家长沟通的几点建议李长艳摘要:教师与家长进行沟通要真诚平等、心平气和、多样互补、形式灵活,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关键词:沟通真诚平等心平气和多样互补形式灵活 家庭是儿童教育的开端,家长更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国内外的教育专家普遍认为:现代教育离不开家长们的积极参与。近年来,在媒体报道的一系列极端教育案例的背后,都能不同程度地找到家庭教育缺失的影子。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如何与家长进行联系、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我们发现教师在与家长联系沟通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教师约家长来校访,一见面就是“告状”
2、;有的班主任开家长会,总是免不了一番数落。诸如此类的做法,教师的怨气看似得到了宣泄,实际上,这样做不仅不利于争取家长对学校教育的理解和配合,反而容易引起家长的反感,实在是得不偿失。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经历,我觉得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以下几点值得注意。(一)真诚平等地与家长对话 教师首先要真诚平等地对待家长。一个班级里,家长的文化程度、工作背景、职位高低等各不相同,对待教育的理解也不一样,甚至在教育方法上也是千差万别。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龙成凤”。因此,作为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切忌用“有色眼
3、镜”看待家长。无论家长是何背景,当孩子犯了错误时,都应该一视同仁,如实相告;孩子有了进步时,都应该实事求是的予以表扬。教师应该用耐心、虚心、诚心换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尊重。既不能掩饰孩子的过失,取悦家长;也不能以命令的口吻训斥家长;更不能一味地横加指责,高高在上。应该充分听取家长的意见,让家长有充分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这不仅是对家长的尊重,同时也是教师观察家长、了解家长的好机会。在充分了解家长意见的基础上,教师应该客观地向家长介绍孩子在学校的各方面表现,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提出合理化意见或建议。这样,家长就会觉得得到
4、了应有的尊重,对教师的建议自然也会乐于接受,配合起来就会更加有效。(二)心平气和地与家长沟通由于意见看法相左,也可能由于双方的言语、表情3等因素,教师在和家长沟通时发生一些不愉快的现象并不鲜见。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当然很多,但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首先要做到心平气和,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不妨首先找找孩子的“闪光点”。因为,作为家长,谁都愿意听到对自己孩子的赞美之词。教师要先充分肯定孩子的优点,然后再由浅入深地指出孩子身上存在的不足。另外,无论孩子犯了怎样的错误,教师都要注意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语言要礼貌、得体,千万不能满脸阴
5、云,言辞过激,这样很容易“激怒”家长,甚至发生当着教师的面揍孩子的尴尬情况。教师要让家长知道,孩子毕竟是孩子,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有错误很正常,关键是家长如何对待孩子的缺点和错误,如何配合教师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帮助孩子改正错误。这样家长才能轻松地面对教师,交流的氛围自然就会融洽,就能有效地促进家校互动。(三)多样互补地进行沟通在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教师与家长虽然目标一致,但不可否认两者还存在不同。教师更多的是关注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尤其是学业上的情况。而对于孩子在家庭里的表现就显得很不足。而家长恰恰相反,对孩子在家庭
6、的表现颇为了解,缺乏对孩子在学校的了解。因此,教师在与家长进行交流时,就要注意交流的多样互补。教师不仅要把孩子在学校的各方面情况传达给家长,也要从家长那里了解孩子在家庭里的各方面情况,反之亦然。另外,交流的内容也要广泛,不仅交流学习方面的情况,对于孩子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待人交友等,都可以进行广泛深入的沟通了解,因为这些信息对于教师准确把握孩子的综合情况至关重要。教师对孩子的情况了解得越全面,教育的针对性就越强。(四)方式灵活地与家长交流传统意义上的家校沟通是教师进行家访,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
7、对生活私密的重视程度提高,家访已经日益显示出自身的不足并被教师放弃。目前比较普及的是“校访”。其实,随着科技的发展,与家长的交流方式也应该与时俱进。比如电话、短信、校训通、qq群等。教师要灵活的运用,比如最常见的电话访问。因为电话看不到对方表情,所有的感觉都来自电话中的声音,所以,不论家长的语气、言语如何,教师都要懂得掌控节奏,教师要善于把那一条看不见的电话线变成凝聚教育力量的“感情专线”。另外,目前不少学校的班级里,家长都建立了qq群,这实际上是一种很好的沟通平台。3建议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应该积极地加入进去。不仅可
8、以及时从群里了解到家长的关切,也可以比较方便的跟个别家长进行沟通交流。此外,还可以利用“校训通”等形式与家长建立联系。 总之,教师在和家长沟通交流时,一定要掌握好沟通的艺术。教师怀揣一颗爱生之心,方法科学地与家长交流,就一定会赢得家长的尊重和理解,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只有这样,学校与家庭的教育合力才会凝聚,教育的实效性才能得到有效保证。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