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728977
大小:14.0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3-07
《《风雨》文本解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天地大世界——《风雨》文本解读合肥市第六十五中学许庆军《风雨》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三篇文章,是2013年秋季改版后的语文课本新增加的一篇散文。第三单元主要学习写景诗文,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反复朗读,在整体感知内容大意的基础上,深入体会作者传达的微妙情感,揣摩和品味富有特色的语言。一、关于技法:《风雨》一文通过多种景物、人物在风雨中形态、色彩等的变化表现出风雨的猛烈。风雨无形,本文最大的特色就是“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将一幅幅画面、一组组镜头以“蒙太奇”的方式呈现出来,画面感极强,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但是在现在这样的读图时代,如何激发学生调
2、动想象让文字转换成画面就成为了学习本文的钥匙和关键。找什么切入点呢?“比喻的延伸”也是本文的一个特色,但是考虑到第三单元的前两课已经对“比喻”和“比拟”作了细致而深入地品析,所以不再重复。贾平凹在《语言——人道与文道杂说之一》一文中说:“什么是好语言呢?理论家们可能有一套一套的学说,老师们可能有一条一条的规范;我,却只有一点儿偏见,又那么地含糊,似乎也只是有意会而苦不能言说呢。之一:充分地表现情绪。之二:和谐地搭配虚词。之三:多用新鲜、准确的动词。”在说到最后一点时,他说:“如果要描写两山之间有一道细水,“流”亦可,“漫”亦可,“窜”亦可,但若用个“夹”字,两山便
3、有了“窄”的形象,水便有了“细”的注脚。”贾平凹描写景物十分注重动词的运用,在《风雨》一文中尤其如此,动词把“风雨”中的景物写“活”了,把“风雨”本身写“活”了。如果能让学生领悟动词给语言带来的妙处进而能在以后的写作中学着去尝试,这一课就成功了一大半。二、关于情感:散文是一种作者主观性很强的文体,散文的终极目的应该是表现情绪。贾平凹的散文创作是有一个发展阶段的,从早期的《丑石》一类的重视立意,彰显哲理,到文风渐渐成熟之后对“目的”的鄙弃:“目的就像一条绳索捆住了读者想象的翅膀。当读者明白你的简单的目的后,他们嗤之一笑,便无情地将你抛弃了。”事实上一篇散文不可能没有
4、“目的”,《风雨》一文的感情虽然含蓄而不可捉摸,但也正是因此给了学生以无限的想象空间。贾平凹留了一个似乎可解但却没有解的“谜”,他要使读者对他的散文牵肠挂肚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