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教案.doc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教案.doc

ID:50726463

大小:134.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0-03-07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教案.doc_第1页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教案.doc_第2页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教案.doc_第3页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教案.doc_第4页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教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适用学科高中地理适用年级高中二年级适用区域人教版区域课时时长(分钟)2课时知识点1.荒漠化的防治;2.森林与湿地的开发和保护。教学目标掌握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教学重点荒漠化的成因及对策;森林、湿地破坏的原因及对策。教学难点会分析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教案本节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能够分析常见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探索并理解其治理措施。教学过程中需要承接上一节课学习的区域分析方法,使学生可以逻辑清晰地分析区域特征,找出问题产生的各种原因,并能够对知识进行迁移和拓展。【知识导图

2、】教学过程一、导入阅读材料:黑河中游流域地处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过渡地带,是甘肃省最重要的商品粮和瓜果蔬菜基地,集中了全流域90%以上的耕地和人口,其生态环境的变化对整个流域的生态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思考:黑河中游流域有哪些适合农业发展的条件?在农业发展中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二、知识讲解知识点1荒漠化的成因1.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1)基本条件——气候干旱。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地形:高山环绕,水汽难以进入;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稀少。(2)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植被:稀少,覆

3、盖率低;土壤:发育差,地表多疏松碎屑。(3)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接近亚洲高压中心,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4)重要影响因素——气候异常。本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气温的变率大;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和荒漠化进程;持续干旱则加速荒漠化进程。.2.人为因素——决定性因素因素分布地区破坏原因危害过度樵采能源缺乏地区樵采天然植被作为燃料严重破坏草场,易造成风沙侵蚀草原地区采挖药材、发菜增加收入过度放牧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干旱的绿洲边缘为求得短期经济利益,尽可能多地放牧牲畜加速了草场退化和沙化进程过度开垦干旱、半干旱沙

4、质土壤地区从事农业(种植业)生产使沙化土地连片发展水资源利用不当绿洲地区中上游过度利用水资源,导致下游水源短缺,生态恶化次生盐渍化灌溉农业区大水漫灌知识点2荒漠化的防治措施1.合理利用水资源地区措施农作区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盐碱化牧区草原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牲畜的大量无序增长干旱的内陆地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要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5.控制人口增长知识点3水土流失与次生盐碱化的成因及对策【补

5、充】1.水土流失的成因分析(1)水土流失的自然条件主要包括气候、地形、植被、土壤等方面,是形成水土流失的基本条件。它们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如下表所示:自然因素对水土流失产生的影响气候与降水的多少和强度有关。降水越多越集中,强度越大且多暴雨,侵蚀作用就越强,水土流失也越严重地形与地形的坡度和坡面组成物质有关。在一定范围内,地形坡度越大,坡面物质越不稳定,越容易产生水土流失现象植被与植被的覆盖程度有关。植被覆盖率越低,削减降雨和径流的能力就越低,水土流失越严重土壤与土质的疏密程度有关。土质越疏松,水土流失越严重(2)水土流失的人为因素①生活能源短缺,大量砍伐薪柴。②山地

6、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毁林开荒、耕作方式不当、管理粗放。③开矿、开采石料、修路、建房屋、修水利工程等开发建设不当。2.水土流失的主要治理措施工程措施主要包括修建梯田、打坝淤地、开展土地复垦等生物措施主要包括植树种草、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等农业技术措施主要是应用农业生产耕作中的农业技术手段,如土壤培肥、品种改良、间作轮作、套种耕作和提高复种指数等3.次生盐碱化问题。成因自然原因①地形:地势低平,地下水位埋藏较浅的地区;②气候:气候干旱,蒸发旺盛;③土壤:表层土层疏松人为原因①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导致地下水位上升;②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渗漏严重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危害①

7、土地生产力下降,耕地减少;②土壤板结,含盐量高,土地肥力下降;③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治理措施①引淡淋盐;②井灌井排;③合理灌溉,禁止大水漫灌;④农田覆盖,减少土壤水分蒸发;⑤开挖排碱水沟知识点4森林的开发与保护1.森林的生态效益及破坏后带来的问题环境效益破坏后的危害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使二氧化碳增多,导致气温升高,造成全球变暖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生态环境恶化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吸烟除尘,防风固沙影响水循环和水平衡,引起地表水减少,水汽蒸发、蒸腾作用减弱,空气干燥,自然灾害频发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锐减2.不同区域森林生态功能的差异地区主要生态功能丘陵、山

8、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干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