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712015
大小:80.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0-03-14
《对近百年来汉字学研究的历史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近百年来汉字学研究的历史反思肇始于春秋战国时代的汉字学已经历了几千年漫长的岁月。今天,当站在新的历史台基上回首汉字研究的遥遥历程时,我们既为它在具体汉字材料的研究上取得的累累硕果而感到欣慰,也为它在理论体系上的苍白以及潜伏的危机而抱有深深的焦虑。东汉末年,我们已有《说文解字》这样的辉煌巨著,直至今日亦研究汉字吋,仍把它作为必备的参考书而置于案头,但它其实只是一部离析性考释的著作。在清朝末年,深埋在地下几千年的殷王朝历史档案——甲骨文重返人间,文字学家把这种材料与历代出土的金文材料、传世的古代文献相结合探讨汉字问题,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
2、,这些成果大都是属于文字事实研究方而的,在汉字理论建树方面,远不及文字事实的研究那样景气。用今天的眼光来看,汉字学,特别是近百年来的汉字学在理论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的有以下两点:…、无法摆脱欧洲中心主义的偏见清末以前,传统文字学(即小学)只是经学的奴婢。人们婵精竭智研修小学,主要是为了通经。清朝末年,受西方学术思潮的影响,中国的文字学家们致力于建立一门独立的汉字学,企盼把小学从经学中解放出来。当时及后来,泛滥于思想界的,是西方文化中心主义。人们大都认为,现代化是单元的,现代化即等于西方化。在这种思想背景下
3、诞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现代文字学,必然带上欧洲中心丄义的深深的胎记。与古代文字学家不同,清末以来的文字学家接触了西方文化,大体弄清了西方文字的面貌及其历史。既然现代化等于西方化,既然西方文字和它的历史呈现出特定的样态,那么,屮国的文字学家们在探讨汉字的理论问题时,就会自然而然地向西方文字“认同”。(1)汉字的“形”不能单独直接表达概念西方拚音文字不是以形表义的,而仅仅是表音的,它是一种纯粹的记录语言的符号,它对语言有极强的依赖性。既然如此,汉字也应是这样。于是中国的文字学家们在自己的著作中写道:汉字“不能单独直接表达概念。”(梁东汉《汉字的
4、结构及其流变》3页)这样的主张不是个别的,而是有一定的代表性的。有的文字学家断然说,文字可以直接表达概念的主张,是彻头彻尾反马克思主义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原來马克思说过这样的话:“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斯大林又进一步指出:“没有语言材料,没有语言的'自然基础'的赤裸裸的思想是不存在的。”一般的文字学家认为,斯大林所说的思想的自然基础,仅仅是指有声语言。这样,认为汉字可以直接表达概念,那就是离经叛道的。可是,近年来,通过对聋哑人和失语症患者的研究,人们认识到,语义同物质手段的联系是多维的。这样的物质手段,可以是声音形式,也可以是文字、手语
5、形式。现代心理学的实验也证明,认读方块汉字可以直接从图象获取意义信息,不像认读拚音文字那样,必须通过语音的分析才能了解意义。正因如此,我们相信著名语言学家帕默尔的这句话:“(汉字的)视觉符号直接表示概念,而不是通过口头词再去表示概O(2)汉字发展的总趋势是简化西方文字大体经历了图画文字(古代埃及文字)、表词文字(古代埃及文字)、音节文字(古希腊文字)和音素文字(古布腊文字,拉丁文字:希腊音素文字起源于腓尼基文字,而腓尼基文字是在古代埃及和克里特•迈锡尼文字影响下形成的;拉丁文字乂源于希腊文字)这么儿个发展阶段。就书写单位来说,西方文字的发
6、展趋势是绝对的简化。在此启发下,又兼看到了汉字中的一些简化现象,于是文字学家们立即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古今汉字发展的总趋势是日益简化。但是,汉字的事实似非如此。汉字形体演变过程中的繁化现象是大量存在的。比如在殷商时代,“祖父”的“祖”只写作“且”,语气词“唯”只写作“佳”,“考妣”的“妣”只写作“匕”或“比”。这类现象决不是罕见的,对此我们不能视而不见。与西方文字书写单元的--味简化不同,汉字书写单元的演变走的是一条自己的路,它是既简乂繁。吕叔湘说:“讲到字形的演变,可以说是既有简化,又有繁化。简化指减少笔画,为的是写起来方便。繁化指增加偏
7、旁,为的是区别字义”。(《语文近著》145页)这样的看法是比较符合汉字发展的特定状况的。汉字为什么会取这样的发展道路呢?原因是很复杂的,其中重要的一点则是中国文化宏观背景的影响。中国文化有一种基本的特征,即是调和持中,它制约着我们汉族人处理问题时的方式。比如,古人在处理政治问题时,既不一味的“宽”,也不一味的“猛”而是讲究“屮和”,耍“宽以济猛,猛以济宽”,古人认为,这样才能处理好政事。又如在为人上,古人认为既不能太“质”,否则就过于“野”,也不能太“文”,不然就过于“史”,耍取其中,即“文质彬彬”,这样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君子。再如在处理“
8、中学”和“西学”这对矛盾吋,人们大都主张“中学”为“主”为“体”,而“西学”为“辅”为“用”,这也是取中庸之道。总之,古人在处理矛盾时,不好走极端,而常以互相让步、调和折衷的办法解决。这样的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