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小学德育教育和谐发展.doc

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小学德育教育和谐发展.doc

ID:50700692

大小:2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3

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小学德育教育和谐发展.doc_第1页
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小学德育教育和谐发展.doc_第2页
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小学德育教育和谐发展.doc_第3页
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小学德育教育和谐发展.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小学德育教育和谐发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小学德育教育和谐发展海石二校左丹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教育最应该体现以人为本,教育的出发点是人,归宿和落脚点还是人,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因此,以人为本应该是教育最基本、最高的价值追求。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实现其教育意义。科学发展观的教育意义,就是在德育上求善,在智育上求真,在美育上求美。教育要实现以人为本,必须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对德育工作现状的反思1、遵守纪律为什么学校德育离不开抓纪律教育,但纪律教育应该怎样抓?怎样才

2、能使学生乐于接受并遵守呢?分析以往的德育工作,我们不难发现,学校重视的是班集体的荣誉,各类竞赛的排名,评比的结果等,却忽略了在日常小事中对学生的帮助和教育,忽略了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什么是德育?德育的核心在于“育”,是心与心的交流,是在日常生活中,在点滴小事中感受道德规范,是谆谆教诲、循循善诱,靠点点滴滴、日积月累、滴水穿石,德育的最高境界是“不教而教”,而兴师动众的检查评比代替不了学生自己的领悟、体会、反思、践行。2、活动效果又如何4不可否认,近年来,各校都在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对学生道德建设起到了

3、很大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些做法华而不实,流于简单化、表面化。德育不是单单靠口号、格言、警句就能奏效的,要使德育生活化,进一步贴近学生思想实际、生活实际、学习实际,就要增强德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真正把德育做到孩子的心里去。3、孩子天性了解吗我们做教师的往往自认为出于对学生的好心,却没有把学生的人格和尊严放在眼里。一个漫不经心的眼神,会对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伤害;一句冷漠的话语,会给孩子蒙上难以磨灭的阴影;一次不公平的待遇,会让学生刻骨铭心。在师生交往中,教师无时不刻都在向学生示范道德准则,不断地向他们“输送”积极的人生观、世

4、界观、价值观。这是最有说服力的德育,也是最经常、最实在的德育。4、儿童应怎样尊重今天的德育,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漠视学生权利,没有一个教师说自己不爱学生,但教育首先是人格教育,尊重是教育的第一原则,学生有受人尊重的权利,但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很多纪律的约束,制度的制定,都缺乏对儿童的尊重和关怀。我们常常辩解自己的一些做法是为了学生好,可是却常常忽略,有时我们的教育体现的并不是“育”4的过程,而是学生被驯服的过程,从手背后不许动到训斥、责骂、体罚,都缺乏对儿童的尊重。在课堂教学中,处理问题乃至日常的师生交往中,也常常会出现不尊重学

5、生人格,不体谅学生感受的情况。因此,漠视学生权利,缺乏人文关怀,已成为当前德育工作中突出的问题。5、教育如何常态化德育存在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存在于师生的相互交往中,一个人在自然状态下(常态)的行为是最真实、最稳定的行为,只有教育者对学生的教育、监督回到自然生活状态时,我们的德育才能真正收到实效。德育成了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缺乏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通盘考虑,恰恰在“加强”中迷失了德育本来的意义。德育不能急功近利,只有拿出高招、实招、好招,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才真正成为可能。二、对今后德育工作的思考(一)认真反思,寻找差距德育

6、一直是学校的核心工作。长期以来,对德育工作,我们不可谓不重视,但是实效性如何呢?我们不得不面对太多的尴尬。那么,真正的德育应该是什么样的呢?我们认为真正的德育应该是以人为本的德育,也就是大众的德育、真实的德育、人性的德育、理性的德育、行动的德育和生活的德育。1、大众的德育。我们应该重新认识的有两点:一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目的是引导和规范人们通过利他而合理利已,而不是一味强调利他,奉献和自我牺牲;二是道德教育必须更多地贴近“大众道德”。2、真实的德育。为人诚信是我们教育所要追求的目标之一。然而,在我们的教育中叫人说谎的例子不胜枚举。每

7、次上级检查前,老师反复的“叮嘱”,不是教人说谎吗?为了降低辍学率,请辍学生来4“充数”,让其他学生受的是什么教育?3、人性的德育。“整个心灵的和谐就是德行”。德育的任务便在于努力促进人的理性和感性的和谐发展。可是我们在德育工作中,简单地将德育处理为单向度的知识传播和灌输过程,认为只要教了道德知识,学生就会获得相应的道德认识,有了一定道德认识,就能产生一定的道德行为。4、理性的德育。法律要保护儿童的生存权,可有一些学校的德育却是在崇高的名义下鼓励儿童主动放弃生命权。公共舆论对儿童的见义勇为行为大加褒扬,这不是教育观点的落后吗?我们

8、的德育不能仅仅为弘扬少年的崇高精神而支持和提倡这种悲剧性的英雄行为。5、行动的德育。德育工作应改变书里来、书里去的德育模式,变单纯的言语德育为行动的德育。让孩子们自己去观察、体验、接触、思考,在行动中习得生存本领,在体验中感悟人生哲理。6、生活的德育。我们的德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