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695675
大小:54.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3-07
《朱宏任 制造业触底企稳的势头趋明.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朱宏任:制造业触底企稳的势头趋明中国经济增速虽然下降,但制造业投资推动经济转向内生增长的迹象更加明朗,中国内需市场、创新精神和各界持续的投入也在培育本土制造业的竞争力。截至2017年2月,沪深两市总市值53.8万亿元,其中制造业总市值26万亿元,占48.3%;两市流通市值41.4万亿元,制造业流通市值18.2万亿元,占44%。如果没冇制造业基本面至少是边际上的改善,那么沪深两市股指的稳屮有升不仅很难说是稳固的,更不能奢望2017年的慢牛行情。从宏观调控的需求侧来看,基建和房地产作为终端需求,毕竟有逆周期的属
2、性,什么时候逆周期政策的力度能开始递减,取决于经济的内生增长动力什么时候开始恢复,特别是工业投资需求的恢复情况。值得注意的是,货币政策冃前己经步入更加接近稳健屮性的阶段,2017年,政府设定的M2预期冇所下降,赤字率目标没冇提高,基建投资目标也没冇扩张。从2008年以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波动下行,在2016年一季度是5.8%,但二三四季度都是6.1%O2017年供给侧改革深入推进,料会令工业经济冇更加明显的变化。就当前工业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的运行情况,《证券市场周刊》记者采访了工信部前总工程师、中国企
3、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理事长朱宏任。朱宏任认为,尽管工业投资需求尚未明?进入加速轨道,但已不必悲观,特别是制造业触底企稳的势头正在趋于明朗,并伴冇结构性改善。制造业触底回升《证券市场周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在多年下降后出现了一些企稳的迹象,这种企稳在未来是否可持续甚至发展为逐渐向好呢?朱宏任: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來看,逐渐趋稳的情况在增速上已经逐渐地显现,制造业触底企稳的趋势在趋于明朗。从这几年投资、消费、出口情况看不同需求对工业的影响,可以把工业增速看成这三条曲线拟合后的反映。现在
4、看,即便这一轮GDP恢复一定程度增长Z后,也己经不同于2009年-2012年期间的增长了。相应地,中国的工业经济是在新的平台上达到了新的稳态,增速处于比以前低的平台。增速之外更要关注的是企业增长结构方血也出现了新的变化。2014年、2015年和2016年,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9.4%、7%和6.8%,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分别高出1.1、0.9和0.8个百分点,占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82.8%、84.7%和85.9%。从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來看,制造业的比重是逐渐增长的。《证券市场周刊》:可否详述制
5、造业的结构性变化?朱宏任:制造业当中,基础原材料和装备制造业的分化值得关注。煤炭、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等行业虽然涨价受到的关注度很高,一些企业也扭亏为盈,但是实际上这些行业的增加值增速还是同比下降,而装备制造业当屮诸如专用设备、通用设备、通信设备、汽车制造等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速2016年处在上升趋势当中。另一点是,近两年,高技术产业增速一直快于规模以上全部工业增速,也就是说,高技术产业成为了当前经济增长中更加活跃的力量。并且,2016年高技术产业增速10.8%,较2015年加快了0.6个白分点。《证券市场周刊
6、》:从投资需求的分布看,过去几年基建投资增速较高,房地产投资在2016年冇触底回升的迹象,制造业投资增速持续下滑。但到了2016年四季度,制造业投资也出现了一些改善,从累计增速看,2016年1-8月最低点为2.8%,1-12月达到4.2%。制造业投资这样的改善是否可以持续?朱宏任:制造业投资回升是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增强的体现,除了绝对增速以外,还要关注相对水平以及增长方式的变化。从制造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例看,2016年全年是31%,和金融危机前的高点水平接近,但仍处在从2012年高点为36%以来的下降趋势
7、当中。这一比重下降有制造业投资自身增速下降的原因,也有基建投资增速保持在相对高一些水平的原因。另外,2009-2012年的制造业投资主要体现在新增产能上,特别是大型企业的产能扩张,未来制造业投资应主耍集屮在对现有产能的技术改造方面,这将是更有效的投资。《证券市场周刊》:中国制造业投资持续改善需要具备什么样的关键条件?未来需耍哪些方面新的政策投入?朱宏任:首先,是改善企业对市场需求的预期,这牵涉到要提高消费者的信心和消费能力。社会上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将消费和投资对立起來看,这是片面的。其次,是降低企业的负担
8、。政府也耍对一些投资管理的政策进行便利化改革,另外继续通过“营改增”鼓励企业借助扩大可抵免增值税的资本支出降低财务负担。第三,是对于创新和创新成果转化的支持,现在比较缺少创新成果转化和交易的公共平台。第四,是金融业和资本市场能够对创新企业提供支持,过去儿年资木市场对制造业前景不太看好,对制造业投资有一些制约。引导资本市场把握制造业的趋势,也具有重要意义。供给侧改革的工业映射《证券市场周刊》:行政命令主导的去产能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