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693446
大小:146.7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20-03-13
《 研讨会发言稿(精选多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研讨会发言稿(精选多篇) 研讨会发言稿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够代表课题研究组发言。下面我将就我们29中学如何利用网络进行语文教研活动的情况做一个具体地介绍。 利用网络开展教研活动这一想法的产生,缘于学校的一次具体情况。年月,教研组长吴莲子老师决定召集全校语文老师进行一次集体的教研活动,以探讨教师该如何在中进行自主教学的问题。由于学校存在住读部和走读部两个校区,如果按照以往开会的方式进行,那么全校语文老师就必须停课调课。这个教研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就显得举步维艰。这也是我们学校每一次语文教研活动面临的一个巨大的尴尬。就在这个时候学校信息中心的罗化渝
2、主任向我们提出一个建议:我们可以利用网络平台突破教研上的障碍。罗化渝主任一语惊醒梦中人,这个建议马上就得到吴莲子老师的认同,而且学校领导也认为:网上教研是我们29中学实现数字化管理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应该进行积极的尝试和探索。现实的需要、老师们的认可加上领导的支持,因此语文组和信息中心的老师们立刻就行动起来决定利用这次教研活动的契机,进行一次网上教研活动的尝试,以突破传统教研方式的局限,提高我校教研活动的效率。 在这次教研活动开始之前我们初步设定了以下两个方面的目标:一是教学目标,一是教研目标。 在教学目标方面我们想要达到的效果是:课前,利用网络进行学前调查,了解学生对于文本的兴
3、趣、感悟、求知需求,并在班级范围内交流沟通;其次,上课时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对“写人记事”类文章进行自主学习的基本方法;最后,在课后让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成果更大范围的展示、交流,并对自己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在教研目标方面我们想要达到的效果是:1、利用网络教研对教师教学进行指导和帮助;2、论证网络教研的可实施性,探索网络教研所需基本硬件设施及教研资源构成; 3、突破传统教研“一言堂”的限制,调动所有教师的教研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形成“学术争鸣”的气氛;4、突破传统教研时间、空间的限制,进行开放式、可持续性的教研
4、活动;5、反思网络教研的有利、不利因素,为后期研究的进行提供借鉴; 为了实现以上两方面的目标,我们的工作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一、前期工作:完成教研资源的准备; 1、网络平台的选择: 鉴于本次教研的基本目的之一是让参加教研的老师了解其他老师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和观点,并形成一种互动交流的气氛,同时让教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教研平台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可进行一对一、一对多的互动交流;交流信息必须一直存在,不会因为下次登陆而自动消失;平台可以存放文字、图片、影像、声音等形式的信息资源、还能随时链接其他的外界资源、信息; 因此,在moodle、qq、msn、blog、51等
5、可进行互动交流的网络平台中,我们经过慎重比较,决定以“moodle”平台做为这次网络教研的服务平台; (请专家看大屏幕) 登陆网上moodle平台,通过网站左边的“申请课程”按钮,申请了课程,给这个课程命名为“**市课题‘城市中学教研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之**29中学语文教研探究”。几天后,课程被批准。 2、教研资源的构成: 本次教研选择初中二年级上期“《老王》自主阅读课”为对象,需要上传到网络提供给全体参加教研的老师浏览的信息包括: (1)理论依据;(2)教学记实;(3)教研专区; 二、中期工作:教研实施过程; 1、教师登陆平台获得参研权利: 老师们登陆moodl
6、e平台所在网站后,完成个人信息注册。只要点击此课程名称并选修,就可以看到关于这个课程的所有资源。通过点击,进入任何一个资源,就可以参与评价讨论,这就意味着老师们获得了加入到这个教研活动中的权利。 2、发布“理论依据” 我们在这个版块中发布了与自主学习、网络教研相关的理章,使参加教研的老师能够找到与该课程、该教研方式相关的教育理论、教育信息、教育观念等,以方便他们对课程、对教研进行科学的评价。 3、发布“教学记实” 我们将本版块分为以下五个栏目:课前调查、教案指导、课堂视频、成果交流、相关链接等文字、图片、影像资料,并按时间顺序发布相关内容。 【课前调查】中放置的是学生在未
7、进行自主学习前对对于文本的兴趣、感悟、求知需求的调查表,让参加教研的老师们了解学情; 我先发布“《老王》教案”一文,以征求语文组老师的建议。参研老师根据对自主学习理论的相关认识和了解,对教案的科学性进行评价。通过点击文本右下脚的“回复”键,就可以对这个教学设计中不合理的地方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同时发布者可以对老师们的回复进行再回复,或者进行解释,或者进行补充性说明等。从而实现一对一、一对多的有针对性的讨论和交流。并且使每一位参研教师均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形成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