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687024
大小:334.00 KB
页数:32页
时间:2020-03-13
《氨基酸发酵工艺学要点.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氨基酸发酵工艺学要点2淀粉生产的流程原料→清理→浸泡→粗碎→胚的分离→磨碎→分离纤维→分离蛋白质→清洗→离心分离→干燥→淀粉13在谷氨酸发酵中如何控制细胞膜渗透性。①生物素亚适量②添加表面活性剂、高级饱和脂肪酸或青霉素③选育温度敏感突变株、油酸缺陷型或甘油缺陷型突变株15谷氨酸生产菌的育种思路(1).切断或减弱支路代谢(2)解除自身的反馈抑制(3).增加前体物的合成(4).提高细胞膜的渗透性(5).强化能量代谢(6).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谷氨酸工程菌株 16现有谷氨酸生产菌主要有哪四个菌属。棒状杆菌属、短杆菌属、小杆菌属及节杆菌属中的细菌17谷氨酸发酵生产菌的主要生化特点。
2、现有谷氨酸生产菌的主要特征:(1)细胞形态短杆形、棒形;(2)革兰氏阳性菌,无鞭毛,无芽孢,不能运动;(3)需氧型微生物;(4)生物素缺陷型;(5)脲酶强阳性;(6)不分解淀粉、纤维素、油脂、酪蛋白、明胶等;(7)发酵中菌体发生明显形态变化,同时细胞膜渗透性改变;(8)二氧化碳固定反应酶系强;(9)异柠檬酸裂解酶活力欠缺或微弱,乙醛酸循环弱;(10)α-酮戊二酸氧化能力微弱;(11)柠檬酸合成酶、乌头酸酶、异柠檬酸脱氢酶、谷氨酸脱氢酶活性强;(12)具有向环境泄露谷氨酸的能力;(13)不分解利用谷氨酸,并能耐高谷氨酸,产谷氨酸8%以上;(14)还原性辅酶II进入呼吸链能力弱
3、(15) 利用醋酸不能利用石蜡22氨基酸生产菌菌种的来源有哪些。(1)向菌种保藏机构索取有关的菌株,从中筛选所需菌株。(2)由自然界采集样品,如土壤、水、动植物体等,从中进行分离筛选。(3)从一些发酵制品中分离目的菌株。27谷氨酸发酵培养基包括哪些主要营养成分。碳源谷氨酸产生菌均不能利用淀粉,只能利用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谷氨酸产量随糖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氮源无机氮源:(1)尿素(2)液氨(3)氨水有机氮源:主要是蛋白质、胨、氨基酸等。谷氨酸发酵的有机氮源常用玉米浆、麸皮水解液、豆饼水解液和糖蜜等。无机盐磷酸盐硫酸镁钾盐微量元素生长因子1)生物素(2)维生素B129影响发
4、酵产率的因素有哪些。培养基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温度(首先影响酶的活性,其次影响生物合成的途径,还影响发酵液的物理性质)PH(影响酶的活性,影响细胞膜所带电荷,影响培养基某些营养物质和中间代谢物的离解,影响微生物对这些物质的利用,PH改变一起菌体代谢途径的改变使代谢产物发生变化)供氧对谷氨酸发酵的影响(谷氨酸生成期需大量的氧)CO2对发酵的影响(一般控制在13%左右,CO2含量判断发酵过程是否正常(1)提前发现噬菌体感染在一般规律通风下CO2迅速下跌说明污染噬菌体,菌体一死立即停止呼吸,不在放CO2(2)帮助发现染菌感染在正常规律通风条件下,CO2连续上升,说明感染杂菌,须
5、及早采取措施)30谷氨酸发酵过程调节pH值的方法流加尿素、液氨、添加碳酸钙法。31谷氨酸发酵不同阶段对PH的要求:前期pH7.3、中期pH7.2、后期pH7.0放罐pH6.832谷氨酸发酵时,出现泡沫过多,一般是什么原因,该怎样处理?原因P92原因(1)水解糖质量不好(2)染菌;处理方法(1)改进水解糖质量(2)按染菌处理 33谷氨酸发酵过程,菌体生长缓慢或不长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原因(1)感染噬菌体(2)培养基贫乏(3)菌种老化(4)前期风量过大,或初尿过多抑制生长 处理(1)按感染噬菌体处理(2)补料,并停搅拌(3)换种、补种(4)停搅拌、小通风 34谷氨酸发酵过程,耗糖
6、快,pH偏低,产酸低原因及解决方法原因(1)培养基丰富,生物素过量(2)pH低,流尿不及时(3)通风不足,空气短路,搅拌转速低(4)感染杂菌 处理方法(1)提高风量,提高pH(2)及时流尿,提高pH(3)提高风量,提高pH(4)按染菌处理35谷氨酸生产菌最适生长温度为?发酵谷氨酸最适发酵温度?最适合生长pH为?P101P84谷氨酸产生菌:最适生长温度30~34℃最适产酸温度35~37℃最是适生长PH为6.5~8.036发酵过程中CO2迅速下降,说明污染噬菌体,CO2连续上升,说明污染杂菌37消泡方法有哪几种?消泡的方法(1)物理消泡改变温度(2)机械消泡:消泡器(3)化学消
7、泡加消泡剂天然油脂类高碳醇脂肪酸和脂类聚醚类 39噬菌体侵染的异常现象P114“二高三低”即pH高、残糖高、OD值低、温度低、谷氨酸产量低(1)二级种子污染噬菌体 二级种子0-3h感染噬菌体,泡沫大,pH高,种子基本不生长;6h以后感染噬菌体,泡沫多,pH偏高,种子生长较差,轻度感染或后期感染长看不出异常变化,可用快速检测法,半小时之内就能确定是否污染噬菌体。8~9小时感染,OD值不长,pH上升,泡沫增大,耗糖慢,不产酸等噬菌体污染现象(2)发酵前期污染噬菌体 ①吸光度开始上升后下降,甚至4~8h内OD值下跌到零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