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课程标准、教材与教师教学行为之间的关系.doc

浅议课程标准、教材与教师教学行为之间的关系.doc

ID:50678373

大小:34.02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13

浅议课程标准、教材与教师教学行为之间的关系.doc_第1页
浅议课程标准、教材与教师教学行为之间的关系.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浅议课程标准、教材与教师教学行为之间的关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议课程标准、教材与教师教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朱明光总体上讲,把握课程标准、教材与教师教学行为之间的关系,应基于课程理念。因为,所谓课程理念,就是我们对课程目标设置与实施的集中阐述。课程的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都是从理念中延伸和拓展出来的,是我们把握课程标准、理解教材要求、规范教学行为的基础。就教学行为的要求与规范来说,关键在于把握“标准”的意义,既涉及教学,也涉及评价。根据我的经验,要谈清楚这个问题,区分内容标准、标准答案和评价标准这三个概念是不能回避的。一是内容标准不等于标准答案。内容标准固然包含对学科知识的要求,但我们称之为“标准”的东西,它的真正标尺不在

2、于特定学科知识的标准答案,而在于凭借相关知识支撑本课程特定目标的表现。也就是说,学生的学业是否达到了标准,取决于他是否按标准的要求“作为”了,或学生的“作为”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二是内容标准是制定评价标准的基础,但不等于评价标准本身。实际上,列入课程标准的内容目标是基本标准(或最低标准),而评价标准是级差标准。换句话说,内容标准衡量的是学生“该做什么”、“做了什么”,而评价标准衡量的是学生“能做什么”、“做了多少”。三是评价标准也不等于标准答案。尤其是出于课程性质的要求,评价的核心,不是文字规范,而是基本观点。水平的区分,应取决于实际能力的表现,来自于基

3、本观点的把握,见之于具体材料的运用或阐释。可见,由此制定评价标准,不可能是标准答案式的。因此,从内容标准的陈述方式来看,相对于以往以陈述知识性内容为主干的模式,行为化、目标化是其突出的特点。比如,它采用有特定意义的行为动词,使有关内容的把握在方向、程度和范围上有所限定,并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出来。它既包含了三个维度,又表达了水平要求,无论哪类目标要素的隐含要求,都能以个性化的具体行为这种外显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样,就把“了解”、“理解”、“运用”这类抽象的水平要求,转化为具体的、有个性、有限定的操作行为了,并通过这一行为的完成,来表现学生的实际水平。可见,一

4、方面,它注重于表达实施内容目标的规则,而不是单纯浓缩、复制学科知识的学术规范,具有较大的开放性、灵活性;另一方面,它使内容要求外显化、个性化,从而可把握、可考评,具有更强的规范效力。此外,采取使内容要求目标化的陈述方式,也是我们在教学中依据“内容标准”把握教材内容、控制教学总量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方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