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674413
大小:5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3
《《一碗清汤荞麦面》(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碗清汤荞麦面》教案◆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自学,梳理故事情节。2.学习小说所表现的面对艰难而不屈服的精神及其社会根源性。3.体会小说人物形象。4.掌握以物为线索展开情节的结构形式◆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本文体现出来的积极向上的思想意义。2.难点:人物性格的表现与环境的关系◆教学方法讨论法、发现法◆教学手段运用计算机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课型及教学时数自读课1课时◆教学过程:课前自读,思考下列两组问题:第一组1.母子三人为什么要在顾客都散尽后,才去北海亭面馆吃面?2.他们为什么连续三年都在同一时间到北海亭面馆吃面?3.那女人购买阳春面
2、时,为什么“怯生生地问……”“可以吗? ”4.在这母子三人身上,主要体现了怎样一种精神?第二组1.他们已经好几年没有再来北海亭面馆吃面了,老板夫妇为什么还要年年将二号桌上摆好“预约席”的牌子?2.在老板夫妇身上,主要体现了怎样一种社会公德?一、导入:同学们已步入激情如火的青春季节。我们知道人生旅途上,不可能总是春色满园,鸟语花香,还有西风落叶,雨雪冰霜。在你的人生之舟即将起航的时候,多品味一些人生的酸甜苦辣,多解读一些人生的艰难曲折,那么你将会更加自信与坚强。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品味在日本引起强烈共鸣、产生深刻影响的当代小说《一碗清汤荞麦面》
3、,体会一下母子三人在除夕夜同吃一碗清汤荞麦面的感受吧。(介绍日本的除夕习俗)二、复述:小说以一碗面为线索,以北海亭面馆为背景展开故事情节.1、故事情节是我们读小说要掌握的第一要素,通过课前的预习,相信大家已经有所了解了,请学生复述。2、简单梳理情节结构提问:这篇小说以什么顺序来写的?故事跨度多少年?小说的开端、高潮分别在哪?情节结构: 时间 事 件开端 一 第一年 母子三人合吃一碗面发展 二 第二年 母子三人合吃一碗面
4、 三 第三年 母子三人合吃两碗面 四 第十年 没来,等待中高潮结局 五 十四年以后 母子三人吃三碗面(梳理情节线索及至理清情节线索,并非阅读的终结,而是以此为抓手,掌握情节,进而分析情节中的人物行为及其矛盾冲突,并由此认识人物的性格,领会作品的主题。) 三、分析认识人物性格:明确小说的主人公是母子三人。小说是怎样来塑造这三个主要人物的?(回顾预习思考题)写人物往往抓住哪几方面的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行动描写等)(一)语言描写1、问:找出母亲四次要面的语言描写,并比较这四次说
5、话有区别吗?讨论讲解:(1)“……唔……可以吗”,符合日本人的说话方式,更符合母亲当时的心理——难为情害羞(每一次都一样?)(2)前三次难为情一次比一次轻——第一次把要面数量“一碗”放在后面。第二次第三次比第一次少了一个省略号第三次比第二次增加数量,一碗变成了两碗(3)最后一句不是难为情,因为这时候他们已经战胜了困难语气非常平静 综合:读过小说我们不难理解,命运的不幸,生活的艰难,在母亲心中刻上了深深的伤痕,每当除夕夜来临,她都有一种难以述说的复杂心情,既要与孩子过年又不愿在人前表现家境的窘迫,以至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只得在顾客散尽时候去。
6、三人要一碗面的尴尬,这样晚的时间因吃一碗面而麻烦别人的歉疚,使得母亲每次都怯生生地发问。 2、问:母亲由非常害羞地开口要一碗清汤荞麦面,到少一些害羞,再到非常平静地说出要三碗清汤荞麦面,这里面有一个变化发展,其原因是什么? 提示:这是因为他们母亲三人战胜了困难,经济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他们依靠母亲对儿子的爱护,儿子对母亲的孝敬,兄弟之间的友爱,或者概括地说,是一家人的团结拼搏,负重奋进共同战胜了困难。 (二)肖像描写:再看母子三人前面三次吃面时的外貌衣着打扮(学生找、读)综合:母亲三次穿的都是一件不合时宜的斜格子短大衣,这件大衣到后
7、来就褪了色,两个孩子第一二次穿的是崭新的衣服,第三次弟弟穿了哥哥的旧衣服,哥哥穿了中学生制服。这些细节描写让我们感受到母亲对儿子的无私奉献和深切关爱,也暗示了一家人互相理解共渡难关的精神。母子三人面对困难没有退缩,而是互相鼓励互相关心互相支持互相理解。(三)行动描写(提示学生通过人物对话等概括叙述)综合:在最艰难的岁月中,母子三人互相体贴、顽强不屈、坚忍不拔、团结奋争,终于使困境逆转。四、过渡:团结、不屈、向上、奋斗是这个家庭从逆境走向光明的关键因素。可是除了这个关键因素之外,还有无其它外在因素? 提示:那就是店主夫妇的作用不能抹杀。五、
8、讨论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一)回顾预习思考题第二组:母子三人为什么连续三年在同时间同一家面馆吃面?第三次后他们好几年没有再来北海亭面馆吃面了,老板夫妇为什么还要年年将二号桌上摆好“预约席”的牌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