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651259
大小:98.0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20-03-13
《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1、我们的生长发育(鄂教版科学六上第1课)教学目标:1.通过对数据的比较分析,了解青少年的身体发育特点以及青春期的主要身心发展特点,了解人的一生生长的大致过程。 2.通过对比认识生物的许多特性是遗传的,并了解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特性之一。 3.培养学生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学生在三、四、五年级制作的“身体生长记录卡”。学生以及父母的照片。 2.皮尺、体重秤等测量工具。 3.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
2、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读六年级了,还记得去年这个时候,我们测量了自己的身高、体重等项目,并对一年后我们在身高、体重方面进行了预测,还记得预测的数据吗?几个学生反馈一年前的预测以后,揭示课题:我们的生长发育 二、新授 1.建立“身体生长记录卡” (1)检测我们的预测是是否正确就需要我们来实际测量,等一会我们每个同学到来测量自己的身高、坐高、体重、头围、脚长以及臂长,为了让我们的测量比较准确,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学生反馈以后教师总结,要求学生在测量时要注意方法,测量身高、坐高、臂长时身体
3、要直,测量头围时,应该测量额头周围,测量体重时,身上最好没有其他物品。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测量身高、坐高、体重、头围、脚长以及臂长。 (3)学生建立“身体生长记录卡”,教师巡视指导。 (4)相互参观、评价每个学生制作的“身体生长记录卡”,在参观前教师提出参观任务:比一比,谁做的最好? 学生参观完以后反馈:谁做的最好? (5)教师提问:自己一年前猜测的正确吗?从测量的数据看,说一说你的生长情况和主要特征。 2.探究三年级到六年级身高、体重等变化 (1)教师:请将三年级到六年级制成的“
4、身体生长记录卡”集中起来,并把每年的相关数据记录在教材中的“身体生长数据记录表”上。 (2)提问:如果要探究每一年里身高、体重的变化,我们应对数据进行怎样的处理? 学生回答以后教师归纳:我们可以计算出身高、体重等数据在三年级到四年级的变化、四年级到五年级的变化、五年级到六年级的变化,也就是用后一年测量的数据减去前一年的数据。 (3)学生计算变化数据。 (4)提问: (1)从身高、体重等变化数据,你有哪些发现? (2)比较五年级到六年级的变化数据与以往每年的变化数据,又有什么发现? 学生
5、反馈以后教师归纳:同学们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每年的身高、体重等方面都在发生变化,而且发生的变化数据每年都不一定相同,女同学在9岁到12岁之间每年的身高、体重变化加快。而且五年级到六年级这一年里比以前每年的变化大。 3.比较男女同学在三到六年级的平均身高与平均体重 (1)提问:我们已经有了每年的身高、体重数据,我们要计算男、女同学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我们该怎样做? 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选学生作为样本:出生年月相同相近、男女同学选择的一样多、身体健康。 (2)教师选择做样本的学生:我们选出生年月在10
6、月、11月、12月的同学,男女同学各10名。 (3)学生用作样本的男、女身高、体重数据计算三、四、五、六年级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 (4)提问:比较男女同学在三、四、五、六年级每年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数据,有什么发现? 学生分析数据以后,教师归纳:通过平均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在四年级以前,也就是10岁以前,男同学的平均身高、体重略大于女同学,从四年级开始到六年级,也就是从10岁开始到12岁,女同学在平均身高、平均体重方面都超过男同学。 4.认识一个人一生经历的阶段 (1)提问:从爷爷、奶奶、外公
7、、外婆身上,你认为他们一生可以分为几个阶段?鼓励学生从身高、体重、精神风貌等方面来给人的一生划分阶段。 (2)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划分年龄阶段。 (3)出示一幅一个人从婴儿老年的图片,教师归纳并板书:婴儿——儿童——青年——中年——老年 (4)对照图片说一说自己处于哪个阶段?还将经历哪几个阶段? 三、全课归纳,并要求学生提出课外延伸的问题 1.教师小结:人的一生要经历婴儿、儿童、青年、中年、老年五个阶段,目前我们正处于儿童时期,要珍惜每一个年龄阶段,让我们的每一个年龄阶段都充实而有意义。 2
8、.课外延伸:关于“我们的生长发育”你还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准备怎样去研究?小组内相互交流,课外就按照小组研究的方法去研究。第二课时 一、展示课前准备: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遗传与变异的资料。 二、引导学生研究遗传与变异现象 1.教师:如果把自己的照片与爸爸妈妈的照片对比,你准备从哪些方面对比?反馈中引导学生从五官、皮肤、头发等方面对比。 2.教师提观察对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