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母戊鼎将改名后母戊鼎.doc

司母戊鼎将改名后母戊鼎.doc

ID:50619108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2

司母戊鼎将改名后母戊鼎.doc_第1页
司母戊鼎将改名后母戊鼎.doc_第2页
司母戊鼎将改名后母戊鼎.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司母戊鼎将改名后母戊鼎.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司母戊鼎"将改名"后母戊鼎"教育部正修订教材一直被称“司母戊鼎”学术界对铭文提出新释意国博官方表示青铜厅开展后——  青铜国宝月底更名“后母戊鼎”  3月底,位于国博新馆三层的青铜厅开展后,国宝级青铜器司母戊鼎将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  据悉,早在上世纪70年代,学术界变对这件青铜器的名称提出了新的考释,但因中小学课本的广泛宣传,它的原名流传更为广泛。  ●网友热议  国宝姓“司”还是姓“后”?  近日,央视《新闻30分》主播在播报一条文物新闻时,将“司母戊鼎”念成“后母戊鼎”。不少网友发出疑问:小学课

2、本里都有介绍的国宝究竟姓司还是姓后?  针对网友质疑,该栏目在官方微博中回应称,主播没有读错。  随后,记者登录国家博物馆官方网站发现,早在去年12月18日国博就曾作出回应。  网站上介绍,此鼎初始被定名时,专家释读其上铭文为“司母戊”。随着更多同时期青铜器被发现,目前专家多认为应当释读为“后母戊”。  由于中小学历史课本的广泛宣传,司母戊鼎、司母戊大方鼎等名称流传更为广泛。  在官网的藏品介绍中,名为“后母戊鼎”的青铜大方鼎确为教科书上的“司母戊鼎”。  ●国博回应  国宝搬新家后将更名  学术界对这件

3、青铜鼎是“司”是“后”的争议已经持续多年,由于后母戊鼎的名气远远没有司母戊鼎的名气大,所以一直难以改名。  对此,中国国家博物馆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这件国宝将入住国博青铜厅,入住“新家”的同时,它将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展品的标牌和解说词都将改为“后母戊鼎”。  3月底,青铜厅开展后,市民参观后母戊鼎时,会发现这件国博的镇馆之宝的标牌已经不再叫“司母戊鼎”。  ●教委态度  教育部正在修订教材  上午,记者致电负责北京版中小学教材编写和出版的北京出版集团公司。总编室人员表示,他们已经知道此事,在教材修订

4、的时候会考虑。教材的修改需要市教委等多部门协商。  市教委基础教育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义务教育阶段的教材修订都是由教育部相关部门来负责,目前教育部正在修订,如果涉及教材内容修改,教育部相关部门会考虑。  ●背景资料  后母戊鼎是商后期(约公元前十四世纪至公元前十一世纪)铸品,原器1939年3月出土于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  据中国文物网记载,司母戊鼎是已知的中国古代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鼎腹内壁铸有铭文,旧说认为其表示该鼎为祭祀母戊而作。  20世纪70年代,学术界已对司母戊鼎的铭文提出了新的考释:将“司”改

5、释为“后”。  因为商代的文字书体较自由,可以正书,也可以反书。“后”在这里表示墓主人的身份,在此处则以释“后”为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