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609980
大小:36.52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12
《回忆我的初中生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回忆我的初中生活 十三岁那年,我升入初中。和我一块上学的有同村的俊丽,西城仔的刘娜及东城仔的立斌、艳霞。我和俊丽在一个小学上的,她们三个在一个小学。初中3年我们是一起骑车上下学。多少年过去了,有些事情还是历历在目。复试那时,当时正是芒种时节,天很热。刘娜她爸爸——刘老师给我们买了西瓜。那次特解渴,刘老师是个特别热情的老师,尽管我是第一次认识,对我也很热情,至今记忆犹新。后来听说他在地里干活,碰到腿了,一直说有机会去看看他老人家,到现在也没有见过。很是遗憾。初中的生活很艰苦,我们买饭不用钱,初一的时候要先去粮站换粮票,再到学校用粮
2、票换饭票,初二就不换粮票了,让带白面去学校,换饭票。每天吃的就是馒头、疙瘩汤,偶尔有点改善,那就是面条和包子了。当时学校一个水龙头下面挤着三四个饭碗,同学们非常自觉有序地晃着自己的饭碗洗好。那时每次回去家里给20元钱,全换成饭票,能吃两周。当时很少有零花钱,那时候我们的生活都很节俭,我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就是从那时候养成的。 我的学习生活也很简单就是三点一线:教室——食堂——宿舍。 全班二十多个男生住在一个宿舍里。说是宿舍,其实就是一个大通铺,床板放在两边一张连着一张,中间留一条过道,很拥挤。十几个学生连在一起睡,冬天还行,挤着暖和
3、就睡着了,周末的时候,有回去的同学,晚上还能再盖上一层被子,算是莫大的享受了。我们在学校西面宿舍住的时候,冬天宿舍里还生个炉子。记着有一年冬天,晚上还把飞飞同学的一只棉鞋烤糊了,不知道他还记着不记着了。宿舍前面有个水管,冬天冰凌冻的很长,经常有路过有擦到的人。刚搬到西面宿舍的时候,一次中午,班主任王老师让李慧娟她们几个同学在教师南边的车棚墙上做黑板报,车棚墙正好冲着我们宿舍,我当时比较好奇,就爬起来看,结果给逮住了,还罚站了一中午。这么多年后,回头看看那三年,竟有些佩服当年的自己,那个时候心里并没有觉得苦。在那三年里我学会了在生活上
4、照顾自己 ,我的自理能力应该得益于那三年。也让我懂得少年时代的锻炼比黄金还贵重的道理。当时每两周可以回家一次。周五下午回家,周日下午返校,晚上正常上晚自习。周五无论是风和日丽,还是狂风暴雨,从来都没有阻断过我们回家的脚步,那时放学回家,穿过上碑村,过郜河,夏天有时候河水漫过桥,我们骑车很小心的淌过,过了河有片树林,夏天还是很凉爽的,不过要是一个人走,感觉有些阴森。过了树林到了羊柴村,从村边过,又路过一片树林,不过这的路宽,树林不是很阴森,过了这片树林就到大公路了。那时骑车路程虽然要一个小时,但想到要回家了,也是快乐的一小时。那时的老
5、师对我们都很认真,尤其是班主任王彦杰老师,教会我不少知识,印象很深的就是语法和修辞,什么动词,形容词,及感叹句,省略号等等。那时学的很好,以至于到后来的学习中运用到这的时候很自如。王老师还教会怎样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怎样为人处事等,这些对我以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还有英语教师霍老师,她经常特别照顾我,那时自己对英语特别不感冒,唉,到现在英语还是不怎样,辜负了她的期望。数学教师韩老师和张老师,也特别的严厉,教学水准绝对是一流。音乐教师雷老师也很有才华,前几年见过一次,也老了,希望他身体健康。地理教师盖老师,印象很深的就是讲解四大洋,
6、五大洲。历史教师高老师,讲课不带课本,上课好像在讲故事,我们听的都很入迷,聚会的时候听说走了,天堂里多了一位讲故事的历史老师。生物老师盖老师,讲课也特别的逗,印象深的就是讲一种动物的特性——抱雌沟,引得我们这些情意朦胧的少年窃窃发笑。还有到初三时的政治教师张老师,讲课特别有个性,那时突然对政治课感兴趣了,学了不少的知识,对后来的为人处事有很大的影响。还有物理老师,讲惯性的时候,还给我们唱了“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来启发我们对惯性的认识。”感谢那时的老师们,给我们知识,教我们做人,现在我们都没有辜负老师,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
7、人才。同学们那时都学习比较用功,像王军、王杰、飞飞、王振、振涛,当时很佩服他们;王猛教我们唱的的“山沟沟”,现在还能哼上两句;一说话就笑的国辉,印象也很深;和彦刚同桌时间最长,对我帮助也很大。还有好多的同学,只要看到名字就能想起他们,非常感谢那个时代,那时的上学是多么的天真而快乐,踏实而不浮躁。总之初中生活对我人生产生了很大印象,如果没有当年老师们的教诲,我想可能现在农村又增加了一个种庄稼的能手。看看现在的我都不知道用何言语来形容我的初中了。总之,很怀念,很感激。借用《岁月轻狂》的歌词纪念我的初中:水一般的少年,风一般的歌 , 梦一
8、般的遐想,从前的你和我,手一挥就再见,嘴一翘就笑,脚一动就踏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