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600175
大小:16.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12
《诗歌常用十大典故.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诗歌常用十大典故以典入诗,是历代诗人常用的表现手法。凡诗文中引用过去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有来历、有出处的词语、佳句,来表达诗人的某种愿望或情感,而增加词句之形象、含蓄与典雅,或意境的内涵与深度,即称“用典”。用典也是诗歌的一种修辞手法,可避免一览无余的直白,还可给读者在诗行间留下联想和思索的余地。因为这些原则,诗歌用典也成为文学常识中常考的考点。下面小粉笔将为您总结十大常见典故。一、投笔《后汉书》记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后来“投笔”就
2、指弃文从武。如辛弃疾《水调歌头•落日古城角》:“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二、长城《南史•檀道济传》记载,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复坏汝万里长城!”后来就用“万里长城”代指守边的将领。如陆游的《书愤五首•其一》:“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三、楼兰《汉书》记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代指建功立业。如王昌龄《从军行七
3、首•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四、折腰《宋书•隐逸传》记载,陶渊明曾作彭泽县令,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而弃官归隐。“折腰”意为屈身拜揖,后来喻指屈身事人,而诗人常反其义用之。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五、化碧《庄子•外物》记载,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杀后,
4、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后来人们就常用“化碧”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六、鸿雁《汉书•苏武传》记载,匈奴单于欺骗汉使,称苏武已死,而汉使则故意说汉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雁,鸿雁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鸿雁”“雁书”“雁足”“鱼雁”等代指书信、音讯。如晏殊《清平乐•红笺小字》:“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七、尺素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尺素”就用作书信的代
5、称。如秦观《踏莎行•郴州施舍》:“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八、青鸾《山海经》记载,西王母每次出行,都先让一只青鸾报信。后人便用“青鸾”“青鸟”借指传递书信的人。如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九、双鲤古代指书信。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即以“双鲤”代指远方来信。《敦煌曲子词•鱼游春水》:“凤箫声绝沉孤雁,望断清波无双鲤。云山万重,寸心千里。”字面上好像是清波上无双鲤跳跃,其实是指千里之外
6、,烟波浩渺,音信全无。李商隐的《寄令狐郎中》“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和清人宋琬的《喜周华岑见过》“不见伊人久,曾贻双鲤鱼”,写的也是睹物(双鲤鱼)思人。十、五柳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记载:“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后来“五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如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