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数学归纳法解答数列问题.doc

巧用数学归纳法解答数列问题.doc

ID:50595818

大小:558.68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2

巧用数学归纳法解答数列问题.doc_第1页
巧用数学归纳法解答数列问题.doc_第2页
巧用数学归纳法解答数列问题.doc_第3页
巧用数学归纳法解答数列问题.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巧用数学归纳法解答数列问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巧用数学归纳法解答数列问题在解答与正整数有关的命题时,数学归纳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下面举例说明如何用数学归纳法探索数列的通项公式、探索与数列有关的参数的取值范围、证明与数列有关的不等式.一、巧用数学归纳法探索数列的通项公式例1(07.江西)设正整数数列满足:,且对于任何,有.(Ⅰ)求,;(Ⅱ)求数列的通项.解:(Ⅰ)由已知不等式得:.①当时,由①得:,即,解得.∵为正整数,∴.当时,由①得:,解得.∵为正整数,∴.∴,.(Ⅱ)方法一:由,,,猜想:.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当,时,由(1)知均成立;2假设成立,则,则时,由①得∵时,,∴.,∴.又,∴.故,即当时,成立.综上,由1,

2、2知,对任意,.评析:①本题是探索型题,“先猜想、后证明”,对思维能力有较高要求;②运用数学归纳法的关键是“由当时成立,如何过渡与转换为当时也成立.”二、巧用数学归纳法探索数列中参数的取值范围例2(04.湖北)已知,满足,,.(Ⅰ)已知的极限存在且大于0,求;(Ⅱ)设,.证明:;(Ⅲ)若对…都成立,求的范围.解:(Ⅰ)∵存在,∴,∴,即,………………………(*)∵,∴.(Ⅱ)结合条件及(*)式得:,∴.(Ⅲ)若对都成立,则当时有,即,解得:.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当时,对都成立.①当时,由前解答知结论成立.②假设当时,结论成立,即成立.则当时,,∵,∴,∴.∴,即当时,结论也成立.∴

3、由①、②可知,对任意,结论都成立.∴对都成立的的取值范围是.评析:①本题题涉及的知识点有数列、数列极限、方程、不等式、数学归纳法等,考查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考查学生的运算、推理和逻辑思维能力;②本题第(Ⅲ)问是证明与自然数有关的命题,可优先考虑用数学归纳法,在确定的取值范围时,利用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例3(05.湖南)自然状态下的鱼类是一种可再生的资源,为持续利用这一资源,需从宏观上考察其再生能力及其捕捞强度对鱼群总量的影响.用表示某鱼群在第年初的总量,,且,不考虑其它因素,设在第年内鱼群的繁殖量及被捕捞量都与成正比,死亡量与成正比,这些比例系数依次为正数,,.(Ⅰ)

4、求与的关系式;(Ⅱ)猜测,当且仅当,,,满足什么条件时,每年年初鱼群的总量保持不变?(不要求证明)(Ⅲ)设,为保证对任意,都有,则捕捞强度的最大允许值是多少?证明你的结论.解:(Ⅰ)从第年初到第年初,鱼群的繁殖量、被捕捞量、死亡量分别为、、,∴,即().………(*)(Ⅱ)若每年年初鱼群的总量保持不变,则()恒成立,从而由(*)得:,即,∴,∵,∴.于是于是猜测:当且仅当,且时,每年年初鱼群的总量保持不变.(Ⅲ)当时,.………(**)若的值使得对任意,都有,则由(**)得:,.特别地,有,∴,又∵,∴.∴猜测的最大允许值是1.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当,时,都有.①当时,结论显然成立.②

5、假设当()时,结论成立,即,则当时,,又∵,∴当时,结论也成立.综合①、②可得,当,时,都有.∴为保证对任意,都有,则捕捞强度的最大允许值是1.评析:①由鱼群的总量不变推断出恒成立,即得到,利用归纳、猜想、证明得到的最大允许值是1;②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有数列、方程、不等式、数学归纳法等,考查考生分析、归纳、推理、论证能力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巧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数列不等式例4(06.湖南)已知函数,数列满足:,,.证明:(I);(II).证明:(I)先用数学归纳法证明:,.①当时,,∴当时,;②假设当()时,结论成立,即.∵当时,,∴在内单调递增.∵在上连续,∴,即.∴

6、当时,结论成立.∴由①、②可得,对一切正整数都成立.又∵,,∴.(II)设函数().由(I)知,当时,,即.∴,∴在内单调递增.∵在上连续,且,∴当时,,∴,即,∴,即∴.评析:本题以函数为载体,考查导数及应用、数学归纳法、构造法、不等式证明、递推数列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分析、判断、推理和运算能力以及等价转化的数学思想.例5(07.Ⅰ)已知数列中,,.(Ⅰ)求的通项公式;(Ⅱ)若数列中,,,证明:,.解:(Ⅰ)由题设:,∴.∴数列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Ⅱ)用数学归纳法证明.(ⅰ)当时,因,,所以,结论成立.(ⅱ)假设当时,结论成立,即,也即.当时

7、,,又,∴.也就是说,当时,结论成立.根据(ⅰ)和(ⅱ)知,.作者简介:中学数学高级教师,四川省省级骨干教师、省级优秀教师,在《中学生理科月刊》、《数理报》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