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590415
大小:646.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3-12
《北京市门头沟区2018届高三二模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门头沟区2018年高三年级综合练习(二)理科综合2018.5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6页,共30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2.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处。3.试卷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请使用2B铅笔填涂,用黑色字迹签字笔或钢笔作答。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o59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6.下列物质加工或应用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选项ABCD加工或应用纯金制金饰品玉米酿
2、酒油脂制皂氯气对自来水消毒7.下列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附有银镜的试管用稀硝酸清洗B.附有油脂的烧杯用热纯碱溶液清洗C.附有MnO2的烧瓶用热的浓盐酸清洗D.附有硫的燃烧匙用热的烧碱溶液清洗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醇的沸点高于丙烷B.用溴水可鉴别苯和乙酸C.2-甲基丙烷有3种一氯取代物D.油脂和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9.室温下,某兴趣小组用下图装置在通风橱中进行如下实验:实验现象试管中开始无现象,逐渐有微小气泡生成,越来越剧烈,页面上方出现浅红棕色气体,溶液呈蓝色.试管中剧烈反应,迅速生成
3、大量红棕色气体,溶液呈绿色;之后向绿色溶液中持续通入N2,溶液变为蓝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试管Ⅰ中浅红棕色气体为NO2,由硝酸还原生成B.等质量的Cu完全溶解时,Ⅰ中消耗的HNO3更多C.换成Fe之后重复实验,依然是试管Ⅱ中反应更剧烈D.试管Ⅱ中反应后溶液颜色与试管Ⅰ中的不同,是由于溶有NO210.在学习中,我们经常应用类推法.下列左边正确,类推法应用于右边也正确的是( )A向FeCl2溶液中滴入氯水2Fe2++Cl2=2Fe3++2Cl-向FeCl2溶液中滴入碘水2Fe2++I2=2Fe3++2I-BCO2通
4、入漂白粉溶液中CO2+Ca2++2ClO-+H2O=CaCO3↓+2HClOSO2通入漂白粉溶液中SO2+Ca2++2ClO-+H2O=CaSO3↓+2HClOC向Na2CO3溶液中滴入稀HNO3CO32-+2H+=CO2↑+H2O向Na2SO3溶液中滴入稀HNO3SO32-+2H+=SO2↑+H2OD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CO2 气体Ca2++2OH-+CO2=CaCO3↓+H2O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SO2 气体Ca2++2OH-+SO2=CaSO3↓+H2O11.常温下,将体积为V1、物质的量浓度为c1的氢氧
5、化钠滴加到体积为V2、物质的量浓度为c2的醋酸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若混合液的pH=7,则原溶液中c1V1<c2V2B.若c1=c2,V1=V2,则混合液中c(Na+)=c(CH3COO-)C.若混合液的pH=7,则混合液中c(CH3COO-)>c(Na+)D.若V1=V2,且溶液的pH>7,则一定有c1>c212.钠-氯化镍电池以β-Al2O3(Al2O3•xNa2O)作为固体电解质构成的一种新型电池(2Na+NiCl2Ni+2NaCl),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电池的叙述错误的是A.放电时NaCl在熔融电解
6、质中生成B.充电时阴极反应:Na++e-═NaC.氯离子通过β-Al2O3(s)在两电极间移动D.如果电池过度放电,AlCl4-可能被还原25.(17分)EPR橡胶和PC塑料的合成路线如下:(1)A的名称是。(2)C的结构简式。(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填字母)。A.反应Ⅱ的原子利用率为100%B.反应Ⅲ为取代反应C.1molE与足量金属Na反应,最多可生成标准状况下22.4LH2D.CH3OH在合成PC塑料的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4)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5)反应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已知:以D和乙酸为起始原料合成无机试剂任选,写出合成路线(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反应试剂和条件)。26.(12分)半水煤气是工业合成氨的原料气,其主要成分为H2、CO、CO2、N2和H2O(g)。半水煤气经过下列步骤转化为合成氨的原料。H2N2H2N2CO2H2N2COCO2H2O(1)步骤ⅰ,发生的是CO变换反应。①CO变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②一定条件下,向体积固定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半水煤气,发生CO变换反应。下图表示氢气与氮气的平衡体积比[V(H2):V(N2)]随外部条件X的变化关系。Ⅰ.X代表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CO变换反应的DH_____0(填“>”或“<”),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