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双缝干涉实验.ppt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ppt

ID:50588109

大小:950.50 KB

页数:36页

时间:2020-03-12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ppt_第1页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ppt_第2页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ppt_第3页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ppt_第4页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三节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英国物理学家、医生和考古学家,光的波动说的奠基人之一波动光学: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生理光学:三原色原理材料力学:杨氏弹性模量考古学:破译古埃及石碑上的文字托马斯·杨(ThomasYoung)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装置1801年,杨氏巧妙地设计了一种把单个波阵面分解为两个波阵面以锁定两个光源之间的相位差的方法来研究光的干涉现象。杨氏用叠加原理解释了干涉现象,在历史上第一次测定了光的波长,为光的波动学说的确立奠定了基础。S线光源,G是一个遮光屏,其上有两条与S平行的狭缝S1、S2,且与S等距离,因此S1、S2是相干光源,且相位相同;S1、S2之间的距离

2、是d,到屏的距离是D。SdDxOP干涉条纹I光强分布同方向、同频率、有恒定初相差的两个单色光源所发出的两列光波的叠加。考察屏上某点P处的强度分布。由于S1、S2对称设置,且大小相等,认为由S1、S2发出的两光波在P点的光强度相等,即I1=I2=I0,则P点的干涉条纹分布为而代入,得表明P点的光强I取决于两光波在该点的光程差或相位差。P点光强有最大值,P点光强有最小值,相位差介于两者之间时,P点光强在0和4I0之间。P点合振动的光强得——P点处出现明条纹——P点处出现暗条纹即光程差等于波长的整数倍时,P点有光强最大值即光程差等于半波长的奇数倍时,P点的光强最小P

3、(x,y,D)zyox选用如图坐标来确定屏上的光强分布由上面两式可求得实际情况中,若同时则于是有当亮纹当暗纹干涉条纹强度分布曲线屏幕上Z轴附近的干涉条纹由一系列平行等距的明暗直条纹组成,条纹的分布呈余弦变化规律,条纹的走向垂直于X轴方向。相邻两个亮条纹或暗条纹间的距离为条纹间距一般称到达屏上某点的两条相干光线间的夹角为相干光束的会聚角,记为当且有则条纹间距正比于相干光的波长,反比于相干光束的会聚角可利用此公式求波长r2r1OPxdS2S1m=0,1,2,…依次称为零级、第一级、第二级亮纹等等。零级亮纹(中央亮纹)在x=0处。亮纹任何两条相邻的明(或暗)条纹所对

4、应的光程差之差一定等于一个波长值。上式中的m为干涉条纹的级次。干涉条纹在屏上的位置(级次)完全由光程差决定,当某一参量引起光程差的改变,则相应的干涉条纹就会发生移动。暗纹m=0,1,2,…分别称为零级、第一级、第二级暗纹等等。干涉条纹的特点(干涉条纹是一组平行等间距的明、暗相间的直条纹。中央为零级明纹,上下对称,明暗相间,均匀排列。干涉条纹不仅出现在屏上,凡是两光束重叠的区域都存在干涉,故杨氏双缝干涉属于非定域干涉。当D、λ一定时,e与d成反比,d越小,条纹分辨越清。λ1与λ2为整数比时,某些级次的条纹发生重叠。m1λ1=m2λ2如用白光作实验,则除了中央亮纹

5、仍是白色的外,其余各级条纹形成从中央向外由紫到红排列的彩色条纹—光谱。(在屏幕上x=0处各种波长的光程差均为零,各种波长的零级条纹发生重叠,形成白色明纹。)①光源S位置改变:S下移时,零级明纹上移,干涉条纹整体向上平移;S上移时,干涉条纹整体向下平移,条纹间距不变。Δx=Dλ/d讨论(1)波长及装置结构变化时干涉条纹的移动和变化②双缝间距d改变:当d增大时,e减小,零级明纹中心位置不变,条纹变密。当d减小时,e增大,条纹变稀疏。举例:人眼对钠光(λ=589.3nm)最敏感,能够分辨到e=0.065mm,若屏幕距双缝的距离为D=800mm,则③双缝与屏幕间距D改

6、变:当D减小时,e减小,零级明纹中心位置不变,条纹变密。当D增大时,e增大,条纹变稀疏。④入射光波长改变:当λ增大时,Δx增大,条纹变疏;当λ减小时,Δx减小,条纹变密。若用复色光源,则干涉条纹是彩色的。对于不同的光波,若满足m1λ1=m2λ2,出现干涉条纹的重叠。(2)介质对干涉条纹的影响①在S1后加透明介质薄膜,干涉条纹如何变化?零级明纹上移至点P,屏上所有干涉条纹同时向上平移。移过条纹数目Δk=(n-1)t/λ条纹移动距离OP=Δk·e若S2后加透明介质薄膜,干涉条纹下移。r2r1OPxdS2S1②若把整个实验装置置于折射率为n的介质中明条纹:=n(r2

7、-r1)=±mλm=0,1,2,…暗条纹:=n(r2-r1)=±(2m+1)λ/2m=1,2,3,…或明条纹:r2-r1=xd/D=±mλ/n=±mλ’m=0,1,2,…暗条纹:r2-r1=xd/D=±(2m+1)λ/2n=±(2m+1)λ’m=1,2,3,…λ’为入射光在介质中的波长条纹间距为Δx=Dλ/(nd)=Dλ’/d干涉条纹变密。杨氏双缝干涉的应用测量波长测量薄膜的厚度和折射率长度的测量微小改变量例1、求光波的波长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已知双缝间距为0.60mm,缝和屏相距1.50m,测得条纹宽度为1.50mm,求入射光的波长。解:由杨氏双缝干涉条纹

8、间距公式e=Dλ/d可以得到光波的波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