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发展学派的游戏理论.ppt

认知发展学派的游戏理论.ppt

ID:50587119

大小:390.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0-03-12

认知发展学派的游戏理论.ppt_第1页
认知发展学派的游戏理论.ppt_第2页
认知发展学派的游戏理论.ppt_第3页
认知发展学派的游戏理论.ppt_第4页
认知发展学派的游戏理论.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认知发展学派的游戏理论.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认知发展学派的游戏理论创始人与主要代表人物:皮亚杰主要观点:1.把游戏看做是智力活动的一个方面,把游戏放在儿童智力发展的总背景中去考察。2.认为游戏是思维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决定了他们不同的游戏方式。游戏的实质同化大于顺应主体完全不考虑事物的客观特性,只是为了满足自我的愿望和需要去改造现实,不发展新的认知结构。同化大于顺应1.不发展新的认知结构2.使自己的经验适合于当前存在的结构3.具有游戏特征案例1:娃娃家游戏中,小新当爸爸,游戏开始后他出去了一下,回来后看到妈妈在炒菜做饭,他很不满,就气

2、冲冲地走了。游戏分享时,老师问他为什么生气地走开,他回答说“炒菜做饭应该是爸爸来做的,妈妈不能做。”当老师问他为什么会这么想时,他理直气壮地回答道:”因为我家就是爸爸做饭的,妈妈从来不做饭。“顺应大于同化1.改变认知结构2.主体忠实地重复范型动作3.具有模仿的特征儿童游戏的发展阶段认知发展阶段与游戏发展阶段年龄认知发展阶段游戏发展阶段0-2岁感知-运动阶段练习性游戏2-7岁前运算阶段象征性游戏7-11、12岁具体运算阶段规则游戏练习性游戏的发生、发展游戏的发生要以动作能力和心理发展的一定水平为前提练习性游戏(

3、0-2岁)1.是游戏的最初形式2.是为了取得“机能性快乐”而重复习得的活动3.“动”即快乐练习性游戏发生、发展六阶段:1.反射练习期(0-1个月)如:没有食物时的吸吮动作2.练习性游戏发生期(2-4、5个月)如:婴儿感知到风铃的响动,就全身运动且表情愉快3.有目的的动作逐渐形成期(4、5-9个月)如:反复摇拨浪鼓,让它发出声音4.手段与目的分化并协调期(9、10-11、12个月)重复一整套动作5.为了看得结果而行动期(11、12-18个月)在重复中做出一些改变6.象征性游戏形成期(18-24个月)游戏中出现象

4、征和替代物如:将一块积木当做汽车开练习性游戏向三个方向发展表征增加象征性游戏向社会化方向发展规则游戏向真正的适应发展严肃的工作象征性游戏的发展象征性游戏是儿童游戏的高峰,它反映了符号机能的出现和发展。假装、假扮、幻想符号物——被符号化的物体象征性游戏活动的两个特征:1.从实际获得、使用或实践这些活动的情境中分离出来。2.尽管是从这些情境中分离出来,并且和这些情境不同,但儿童仍把它们归属于那些情境。象征性游戏活动发展的两个阶段前概念思维阶段(2-4岁)1.象征性的对应或等同发生在模仿动作之前,且用语言标志出来2

5、.完全是模拟由象征所引起的客体的活动直觉思维阶段(4-7岁)1.逐渐接近现实的模仿性的表征2.逼真地再现周围的人与人的关系和活动3.角色数量增加,规则应运而生象征性游戏向两个方向发展:规则游戏结构游戏对认知发展学派游戏理论的评析贡献:1.从认知发展角度考察儿童游戏2.强调活动的重要性3.强调儿童游戏是一种积极、主动的结构4.强调游戏的情感发展价值5.冲击了传统的游戏与学习相对立的观点局限性:1.忽视社会生活2.忽视游戏对智力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3.否认游戏是一种独立的活动形式4.忽视人的作用和影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