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分析时影响血小板检测的因素浅析.doc

血液分析时影响血小板检测的因素浅析.doc

ID:50586256

大小:6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12

血液分析时影响血小板检测的因素浅析.doc_第1页
血液分析时影响血小板检测的因素浅析.doc_第2页
血液分析时影响血小板检测的因素浅析.doc_第3页
血液分析时影响血小板检测的因素浅析.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血液分析时影响血小板检测的因素浅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血液分析时影响血小板检测的因素浅析血液分析时影响血小板检测的因素浅析摘耍:血小板检测结果的不稳定是临床上血液分析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从方法学的缺陷、仪器与试剂、抗凝剂、标本采集和储存、小红细胞增多或多或巨大血小板增多、样品溶血不完全、高镁血症及脂类与蛋白聚集的影响和疾病的影响等方面分析了血液分析时影响血小板检测的因索。关键词:血液分析血小板计数影响因素【屮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261-02在医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血液分析仪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也有了空前提高,血

2、液分析仪的简便、快捷、高效、高重复性的特点使得血常规检查在临床诊断中起来越发挥出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血小板检测结果的不稳定也是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现将多年临床检验工作中所了解的关于影响血小板检测的因索进行如下探讨。1方法学的缺陷目前血液分析血小板大多数采用电阻抗法进行计数,也有光散射法或其他方法,其原理大都是根据细胞的大小、形态进行区分和计数。这种检测原理决定了对于血小板数量和形态正常的标本,结果比较可靠,但是对于血小板明显减少或形态异常者,结果误差就比较大。正常人的血小板体积平均分布是2〜30fl,体

3、积分布直方图明显地向右延伸,不对称,即都存在一定数量的大血小板。在病理情况下,大血小板会更多增加,由于大部分血液分析仪不能将大血小板与小红细胞进行区分,致使许多大血小板被当成小红细胞计数导致血小板计数结果偏低。2抗凝剂因索TCSH推荐使用EDTA盐抗凝,含量规定为115〜21Omg/ml,即115〜210mg的EDTA-2K抗凝lml的全血•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达到抗凝的目的。T作中常用的是EDTA-2K的能抗凝2ml全血真空釆血管,这就要求采血时尽量准确到2ml,采血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检测结果。如血液比例过高

4、则抗凝剂相对不足,标本会出现微凝块阻塞仪器检测孔;抗凝剂比例偏高血液相对不足,血小板会肿胀崩解,产生正常血小板大小的碎片而无法得出正确的结果[l]o还有极少数人的血小板在用EDTA抗凝时出现血小板聚集,这种情况可能与血浆中存在的某些自身抗体有关,多发生在肿瘤患者自身。3仪器、试剂的因素血液分析仪是精密电子仪器,由于测量的脉冲讯号非常小,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所以仪器应安置在一个不受振荡、不受磁场、电场、噪声干扰、防潮、防尘,始终保持室温的环境屮。仪器液路的定期维护清洗也至关重要,计数管路的不清

5、洁会造成血小板数量明显升高。试剂的质量对血小板结果也有着直接的影响,必须使用与仪器相配套的试剂[2,3],进口试剂价格较贵,因此使用合格的国产试剂是避免试剂因素影响血小板计数的关键。4标本采集、储存的因素采血过程也是保证血小板准确计数的关键。末梢采血吋应提前充分按摩采血部位后再行采血。尤其是婴幼儿,若方法不当,如采血速度慢、出血不畅、挤压采血部位等,就会造成血小板假性减少。静脉经多次穿刺而引起的水肿及皮下出血时,因组织损伤,组织凝血因子混入血液标本中产生肉眼看不见的小凝快,也可以引起血小板假性减

6、少,此时必须重新釆血测定。血液标本采集后,最好放置15~30min,因为血小板离体后,其形态立即发生变化,其外膜形成的微小管游离端向外伸展形成丝状伪足,数个伪足相互缠绕,形成血小板可逆聚集体,其体积一般和淋巴细胞大小相似,造成血小板假性减少,随着吋间廷长,这种假生聚集就会发生解聚。5样品溶血不完全溶血不完全对口细胞计数和分类影响较大,会使口细胞假性升高,但在实际中作中发现不但影响口细胞的计数和分类,还会影响下一例样品和血小板计数,可能由于红细胞碎片冲洗不彻底造成血小板假性增高,这种情况在半自动血液分析仪需手工滴加溶血

7、剂吋较易出现。6小红细胞增多或巨大血小板增多的因素当患者红细胞大小不均、尤其是以体积〈70fl的小红细胞居多时,部分极小红细胞会计入血小板数,引起血小板假性增高。这种现象在使用电阻抗法原理计数的仪器中易出现,因为血小板和红细胞是在同一个检测系统中通过体积大小来识别,小红细胞的脉冲信号可能被视为血小板信号而导致血小板计数假性增高[4],同理,当血液中巨大血小板增多时,也会使血小板计数减少。还有所谓的卫星现象,是因EDTA抗凝中血小板黏附于分叶核粒细胞表面,出现巨大血小板,所以计数时没有包括在内,此

8、时都应用显微镜重新计数血小板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7高镁血症及脂类与蛋白聚集的影响临床上常用MgS04来预防控制妊高症子痫的发作及用于治疗先兆子痫。高浓度的驱2+镁离子有类似52+的生理作用,通过改变血小板胞内cAMP水平而引起血小板聚集,造成血小板计数假性降低。脂类与蛋白的聚集体,是因为低密度脂蛋口和载脂蛋口可促进血液高凝状态,使凝血因子活性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