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574239
大小:5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07
《师德大讨论心得之爱心教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爱心”教学——以师德建设为视角浅析高效课堂的氛围营造师德建设作为教师职业生涯中不可短缺的一门“功课”,是因为它与教学业务水平是息息相关的。而近来我们一直追求的高效课堂必然也要建立在加强师德建设的基础之上。师德建设是推动教师主动营造高效课堂的最原始内动力。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教师工作的主阵地。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中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是教师教学本领的重要体现。实行新课改以来,课堂教学内容越来越强调课堂的高效性。而课堂科学氛围
2、与效益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教师施教之初贵在指导。而提高教学效益,实现教师教学本领的价值性体现也是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创设和谐、愉悦、充满求知欲的课堂教学氛围无疑是提高课堂效益的重要环节,而如何创设这样的教学氛围也是教师师德建设重点之一,氛围的创造也需要有崇高的师德作为其必要保证。苏霍母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法使学生产生求知的激情,急于传授知识,知识只能使学生产生厌倦、冷漠的态度,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然而,若激情过盛,又会使愉悦的气氛流于形式。”因此,可以这样说,没有教师的主动教学
3、激情,就不会有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激情。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必须有对学生无限的爱心,掌握好激情的调控。首先,教师方面。比如说常态课和公开课中学生注意力集中程度的区别。我觉得学生在常态课和公开课上积极参与性不仅仅与是否有人听课有关,它还有我们经常忽略的一点,那就是教师的教学情绪。我们都知道在做一节公开课的时候,教师通常会融入非常大的精力在其中,尤其是在课上的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会有预先的设想。所以,公开课课堂上执教者的情绪势必要高于常态课时的情绪。在公开课上执教者从面部表情、声线、语调都几近表演
4、,其实这种表演并不仅仅是给听课者看的,它同时也是对学生的一个信息传递。学生会在老师高昂的情绪下,不自觉地进入积极参与的状态。当然,常态课必然不能作为公开课来上,但是如果将那种高昂的情绪带入课堂,使学生在一个近似观赏的情境下学习,自然会更容易让学生进入一个积极参与、乐于学习的学习境界。在这方面,就要求执教者具备很好的自我激情调控能力,用爱心即对执教过程的热爱去感染每一个学生,同时,也让这份爱心激励执教者本身继续进行自我修养的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氛围首先决定于教师的激情,若教师表情冷漠、呆板、情绪低落
5、,学生的求知欲就会烟消云散,课堂如一潭死水。无声无息之后,一无所得,如何谈课堂效益。所以,师德建设重点之一一定要涉及到执教者的教学情绪,即教师对教学的爱以及传授知识、“授之以渔”的激情。另一方面,学生的情绪会随着知识的难易程度而发生变化,知识点的难易与学生的激情度成反比。因此,要很好的调控学生的情绪论,教师必须在课前研究好学生、吃透教材,把握知识点的难度,设计好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问题,以调动起学生的激情,即把好备课这一关。课堂教学时,随时让教师的情绪去感染学生,巧妙运用教师的激情、教师的语言、适
6、当的提问及其他辅助手段来调节学生的情绪论。对于难度较大的教学内容,教师应设法让学生始终处平和的心态,心平气和地去学习,探讨每个知识点发生发展的过程,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绪和环境下积极地探求新知识。对于难度小或学生不感兴趣的内容,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冲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执教者要耐心组织教学过程的细节,同时它也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对于每个学生的所有行为的语言评价都应该是理解、鼓励与表扬,而不是高高在上、讽刺与挖苦。可以
7、这样说,课堂上教师优美的语言是课下教师认真努力的结晶,也是一个教师崇高师德水平的写照。总之,提高课堂效率是减轻学生负担的重要途径,而创设最佳课堂教学氛围是根本。而创设最佳课堂教学氛围的关键需要有崇高的师德。这份崇高的师德并不仅仅是“为人师表、爱岗敬业”就可以一语概括的。它需要渗透在执教者在执教过程中乃至非执教过程中的举手投足之间。其目的自然也是为了更好的教学。因此,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充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的同时,必须要大力加强教师自身的师德建设水平。让学生轻松而敏捷地理解知识,从而达到大面积提高
8、教学质量的目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