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566795
大小:14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11
《高考数学答题规范要求.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考数学答题规范要求------浅谈提高数学解答题得分能力长子一中和黎明距离2012年高考仅剩80多天了,大多同学的数学成绩逐渐趋于稳定,有一个共性的问题逐步凸显出来,那就是“会儿不对,对而不全”。在剩余不多的时间里,怎样解决这个问题,使同学们能将自己的数学能力转换成自己理想的数学分数,我想对所有考生至关重要。接下来,我想从高考数学阅卷的角度简单谈谈数学试卷的得分。2010年山西省参加高考的考生有364233人。2011年高考山西省报名人数为341985人,比2010年高考人数减少了19984人。所有考生的阅卷工作将在6月11日-6月19日共计10日内结束。所以很
2、多阅卷老师的感受是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压力大。一、高考阅卷流程2012年,山西省首次使用网上电脑评卷,那么什么是网上电脑评卷?流程如何?虽然山西省是首次使用,但是我国其他还有28个省市早就使用了网上电脑评卷,他们的经验我们还是可以借鉴的。高考阅卷的主要流程是:(1)培训。在正式评卷前,对参加评卷的教师进行集训,认真学习研究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评分办法、评卷纪律、注意事项等;(2)试评。由题组长组织本题评卷教师对学生的试卷进行试评,通过试评,了解考生对试题解答的具体情况,在评分标准范围内,制定各题的评分细则,形成文字材料,报学科领导小组审查同意后执行,以确保全组
3、正确掌握评分标准。共有一天的试评时间,试评的结果最后全部归零;(3)评卷。阅卷的顺序先阅六个大题,然后阅填空题。这样是为了控制各小组人员一起结束阅卷。每大题配有一个专家组,专家组负责调研试卷,从学生的试卷解法中提炼出本题的各类解法并制定详细的评分标准细则。专家组还要负责培训本大题的改卷人员。每大题大概有3~5小组,每小组有一位小组长,负责三评和回答改卷人员提出的问题。改卷的规则是:每张考生的试卷发给两个改卷老师批阅,称为一评和二评,如果一评和二评得分误差在要求之内,考生所得分是一评和二评得分的平均值,如果一评和二评得分误差不在要求之内,该考生的试卷发给小组长批改(
4、称为三评),如果小组长的得分与一评和二评其中之一的得分在误差之内,则其这两者得分的均值为考生的得分,否则改试卷发给专家组评分(称为四评),专家组为终审判决。在评卷过程中,各题组长专门负责对评过的试卷随机进行抽查,对错评、漏评、标准宽严不当的、记分错误的,都及时通知评卷人员注意并改正,以确保证评卷质量;在阅卷中期,进度至上,由于标准答案已熟悉,处理意外答卷的能力增强,因此阅卷速度自然很快,基本上十多秒钟阅一份卷,此时阅卷老师首先看结果,答案正确,条件结论过渡自然、清晰,书写工整、大气,一目了然,一般就给满分;答案不正确,再看过程,找得分点,但只要有数学思想、方法、公
5、式,都能得分。但高考改卷任务比较繁重,每人每天要批改2000~3000份。很多时候,改一道题平均只用几秒或十几秒时间。对于书写不规范的试卷,有些批卷老师为了提高批卷速度和降低三评率,给中间分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样会导致学生少得2~3分。因此,在繁重枯燥的评卷过程中,条理分明,字迹清晰的试卷无疑给阅卷人员平添一份好感,都尽量给分。反之,如果思路模糊,字迹潦草,多处涂改,很容易使阅卷教师产生该考生数学能力一般的印象从而影响得分。(4)复查。分为自查和互查。二、考生试卷的问题结合高考阅卷和平时阅卷,可以发现很多考生容易出现的问题。1、粗枝大叶,审题马虎。2、字迹潦草,条理
6、不清。3、计算错误多,表述欠规范。三、如何取得理想的分数那么如何在高考考场有效的时间内,将自己的数学能力充分体现,拿到自己满意的分数呢?我觉得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正确的应试心理①积极的心理暗示对即将参加高考的同学来讲,最重要的是建立自信心,即不论别人怎么评价自己,要自己相信自己,经过平时的努力和充分的复习准备是能够达到自己的目标的,即使不能完全达到,只要尽力而为,也就没什么可遗憾的了。建议大家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运用正向语言进行自我暗示。如:“我知道我能应付这个考试”;“记住,放松,慢慢地,小心地做”;“我已经尽力了,成绩好坏并不重要”;“太棒了,我又做完一题
7、”;“他是很不错,可我也有进步,我也很不错”等等。二是相信自己的学习潜力。“天生我材必有用,别的同学行我也行”;“只要努力,方法得当,自己成绩也能提高。”三是在考场上找美好的事物,鼓励自己。“今天天气真好,预示着我能考好。”“桌面比其他人的平整,运气太好了。”②保持适度紧张绝大多数考生在临考前都有一定程度的焦虑体验,属于正常现象。适度紧张可以维持考生的兴奋性,增强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注意力和反应速度等,也就是说,在考试及其准备过程中,维持一定程度的紧张是有必要的。但是,考试焦虑与学习效率并非都是呈正相关的。有人发现,紧张的动机和学习成绩呈“倒U形曲线”,即焦虑水平
8、过低、动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