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556951
大小:103.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20-03-10
《上海海洋大学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职责及考核基本要求.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上海海洋大学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职责及考核基本要求(试行)说明:1.本要求是学校规定的最低要求。各学院(部门)应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科发展及目标责任制要求进行调整、补充并公布,但总体上不能低于该要求。进入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博士点学科、硕士点学科等范围内人员要求应相应提高。2.本轮聘期为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3.论文要求中通讯作者视为第一作者,文件中未注明的论文要求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4.一类核心期刊(SCI等)、二类核心期刊(国内核心期刊)按《上海海洋大学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聘任实施办法》相关规定。高等
2、学校教师系列(专任教师系列)一、助教1.承担课程的辅导、答疑、批改作业、实验课、实习课、组织课堂讨论等教学工作,经批准,担任某些课程的讲授工作,协助指导课堂讨论、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2.参加实验室建设,参加组织和指导生产实习、社会调查等方面的工作;3.参加科学研究、教学法研究、教育教学改革,根据需要参加社会服务等工作;4.每年在学院内至少作一次公开的学术报告;5.聘期内至少担任一年的班主任或辅导员工作;6.每年须完成学院规定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与社会工作任务总量及学院交办的其他工作。二、讲师1.系统地担任一门或一门
3、以上课程的主讲工作;根据需要,指导实习、社会调查,指导毕业论文、毕业设计;2.承担实验室的建设工作,组织和指导实验教学工作,编写实验课教材及实验指导书;3.指定学科范围内人员聘期内须参加3-6月的进企业、实习基地或机关实习、挂职锻炼工作,具体细则由各学院制定;4.参加科学研究、教学法研究、教育教学改革,参加编写、审议教材和教学参考书,聘期内须获得一项校级以上教学成果奖或科技成果奖(参与);5.指导助教,协助教授、副教授指导研究生、进修教师等;6.担任辅导、答疑、批改作业、实验课、实习课和指导学生进行创新活动;7.每年在学
4、院内至少作一次公开的学术报告;8.聘期内在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至少2篇学术论文(第一作者,通讯联系人视作第一作者,以下同);或发表论文1篇以上并参编教材、教学参考书1部以上;9.作为团队成员参加校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项以上;10.聘期内至少承担一年以上班主任或辅导员工作;或指导社团1个以上;11.每年须完成学院规定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与社会工作任务总量及学院交办的其他工作。三、副教授1.系统地担任两门或两门以上课程的主讲工作,每年至少为本科生主讲一门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聘期内开设新课程(含新专业第一次开设课程)或开设
5、“名师导航”、综合素质教育核心课程或双语课程、面向外学院的跨学科课程1门以上;每年要按照学院的要求,进行指导实习、社会调查,指导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担任辅导、答疑、批改作业、实验课、实习课和指导学生创新活动等工作;(公共基础课教师,上述要求根据需要由学院安排)2.指导实验室的建设、设计,革新实验手段,更新实验内容,参与本学科、专业建设;3.指定学科范围内人员聘期内须参加3-6月的进企业、实习基地或机关实习、挂职锻炼工作,具体细则由各学院制订;4.主持或参加科学研究、教学法研究、教育教学改革;主持或参加编审教材和撰写学术著
6、作;主持或参加精品课程创建与优秀教材的建设;聘期内须获得一项校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或科技成果奖(前5名);5.聘期内主持校级以上科研项目1项以上,到帐科研经费理工农类5万元以上,经管类2万元以上,人文类1万以上(公共基础课教师可适当调整);教学型和教学科研型教师校级及以上课程建设、教学研究经费可酌情计入到帐经费;(重点学科、博士点学科上述要求原则上以2倍计,硕士点学科以1.5倍计,下同)6.指导助教、讲师,对所指导的年轻教师制定培养计划并负责实施。指导硕士研究生或进修教师、青年教师(具有硕导资格人员必须每年指导硕士生),协
7、助教授指导博士研究生;7.每年在学院内至少作一次公开的学术报告;8.聘期内在公开出版的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至少4篇学术论文(其中1篇须为一类或二类核心期刊;博士点学科人员聘期内必须在一类或二类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篇以上;教学型须有1篇教学研究论文);或发表论文3篇以上(其中1篇须为一类或二类核心期刊)并作为主要编撰人(主编或副主编)公开出版教材、教学参考书1本以上;或公开出版学术专著1部(科技处界定,排名第1)以上;(公共基础课教师可适当调整)9.聘期内至少承担一年以上班主任或辅导员工作;或联系6名以上学生(本科生导师
8、);或指导社团1个以上;10.每年须完成学院规定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与社会工作任务总量及学院交办的其他工作。副教授(推广类)1.常驻学校“产学研基地”,负责基地的建设工作,积极建设新基地;2.积极配合地方政府,结合“三农”需求,引入、推广相关科技成果和技术,促进基地建设,促进农民增收。负责相关成果、技术推广方案的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