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贸易理论与政策(000001).ppt

保护贸易理论与政策(000001).ppt

ID:50548483

大小:124.50 KB

页数:38页

时间:2020-03-14

保护贸易理论与政策(000001).ppt_第1页
保护贸易理论与政策(000001).ppt_第2页
保护贸易理论与政策(000001).ppt_第3页
保护贸易理论与政策(000001).ppt_第4页
保护贸易理论与政策(000001).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保护贸易理论与政策(000001).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第三章保护贸易理论第一节重商主义第二节保护幼稚工业论第三节超贸易保护主义第四节新贸易保护主义第五节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发展政策保护贸易的发展阶段1、16-18世纪:重商主义2、19世纪70年代-一战前:保护贸易政策3、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超贸易保护主义4、20世纪70年代中期后:新贸易保护主义第一节重商主义一、背景重商主义是15-17世纪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代表商业资本利益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体系,该思想揭示了贸易保护的必要性,是最早的贸易保护理论。二、内容1、理论基础:货币就是财富。2、贸易政策:为了获得更多的货币,鼓励出口,限制

2、商品的进口,以获得贸易顺差,使货币流入国内,从而增加本国财富和增强实力。3、认为国际贸易为零和博弈。盛行于15世纪-18世纪,重商主义(Mercantilism)早期的重商主义的观点是货币差额论晚期的重商主义的观点是贸易差额论早期(15世纪-----16世纪中期)晚期(16世纪中期-----17世纪中期)三、发展阶段1、早期重商主义(15世纪-----16世纪中期)对应的贸易学说为货币差额论,主张直接控制货币流动,禁止金银输出;在贸易上遵循少买(或不买)多卖的原则,从而保持贸易顺差,使货币流入国内,增加国内货币积累。2、晚期

3、重商主义(16世纪中期-----17世纪中期)对应的学说为贸易差额论,其反对政府限制货币输出,认为这种做法会引起其他国家的报复,使得贸易消失,货币积累的目的难以达到;认为应该通过贸易顺差达到货币积累的目的。四、影响16世纪至18世纪,为了促进资本的原始积累,西欧各国在重商主义的影响下,实行强制性的贸易保护政策,通过限制货币(贵金属)的输出和扩大贸易顺差的办法来积累财富。五、评价1、贡献:(1)重商主义是最早的国际贸易学说。(2)促进当时生产力的发展。(3)贸易差额论的贸易顺差为后世研究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打下了基础。2、局限性

4、:(1)重商主义把货币和财富混为一谈(2)仅对商品的流通领域进行探索,未能深入到生产领域。第二节保护幼稚工业论李斯特在代表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书中系统的阐述了保护幼稚工业论,而被后人称为保护贸易理论的鼻祖。一、内容1、理论基础:生产力与财富的关系。长期来看,国家的根本利益是发展生产力,而不是当前财富的多少,而且生产力是财富创造的源泉,虽然自由贸易可以增加国家福利,但贸易政策的出发点应着眼于发展生产力。2、理论依据:经济发展阶段论。把经济发展的阶段分为,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和农工商时期,在不同

5、的阶段应实行不同的贸易政策,在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应该与经济发达的国家开展自由贸易,在农工商时期,由于本国的工业水平已很高,有实力参与国际竞争,通过自由贸易可以获得贸易利益,所以在这四个阶段应实行自由贸易,惟有农工时期才需要保护,因为这个时期农业有一定的发展水平,工业已建立但水平较低,实行自由贸易,会使本国落后的工业面临强大的竞争,本国的工业永远发展不起来。3、结论:保护的范围限于本国的幼稚工业;保护贸易政策利大于弊。二、保护对象的条件1、农业不需保护。只有那些刚从农业阶段跃进的国家,距离工业成熟时尚远,才适宜

6、于保护。2、一国工业虽然幼稚,但在没有强有力的竞争者时,也不需要保护。3、只有刚刚开始发展且有强有力的外国竞争者的幼稚工业才需要保护。李斯特提出的保护时间以30年为最高限期。三、评价1、积极作用(1)以国家的长期利益为出发点建立的贸易理论。(2)标志着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两大学派——自由贸易学派和保护贸易学派完全形成。(3)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承认自由贸易的利益。2、局限性:(1)存在缺陷,如对经济发展的阶段划分不清楚。(2)理论在实践中成效不大。第三节超保护贸易主义一、超保护贸易主义的主要内容1、对古典自由贸易理论的批评

7、国内充分就业是古典自由贸易理论建立的前提,而现在发生的大量失业现象明显不合乎古典自由贸易理论。2、扩大有效需求的目的在于救治危机和失业一国的就业水平由有效需求决定,国家应干预经济生活,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来刺激有效需求,而贸易顺差可以提高国内的有效需求,缓和危机和增加就业。3、投资乘数投资乘数认为新增加的投资引起对生产资料需求的增加,从而引起从事生产资料生产的人们(企业主和工人)的收入增加,收入的增加又引起他们对消费品需求的增加,进而引起从事消费品生产的人们的收入增加;如此推演下去,结果由此增加的国民收入问题会等于原增加投资量的

8、若干倍。4、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对外贸易乘数理论认为一国的出口和国内投资一样,有增加国民收入的作用;进口则和国内储蓄一样,有减少国民收入的作用。只有贸易为顺差时,才能增加一国就业,提高国民收入水平。因此,应该对贸易进行干预以实现贸易顺差,从而增加一国就业,提高国民收入水平。二、超保护贸易政策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