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综合效益浅析

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综合效益浅析

ID:505031

大小:3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08-21

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综合效益浅析_第1页
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综合效益浅析_第2页
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综合效益浅析_第3页
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综合效益浅析_第4页
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综合效益浅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综合效益浅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综合效益浅析-农田水利简介:在对我国大型灌区基本情况简单概述基础上,结合灌区续建配套几节水改造的必要性,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各方面对其可能产生的综合效益进行了简要分析。关键字: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综合效应分析1概述1.1我国现有大型灌区的经济地位  我国现有大型灌区402处,占全国总灌溉面积1/4多,设计灌溉面积1920万hm2,有效灌溉面积1580万hm2,不足全国耕地面积的1/8,而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5,农业生产总值占全国农业生产总值的1/3,是我国农业灌溉的骨干及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基地,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及改善

2、生态环境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1.2我国现有大型灌区的现状  现有大型灌区大多建于50~60年代,当时正处于建国初期,国家百废待兴,虽然对水利较为重视,但由于当时资金不足,绝大多数只能因陋就简,,而且很多工程未能全部完成,配套设施更差,加之运行几十年缺乏正常的维修费用,在长期运行中老化失修严重,已远不能适应农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1997年7月30日,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在对全国大型灌区进行调查发现存在的问题主要有:①灌区工程老化,损坏严重,多年来带病运行。②续建配套不足,抗旱能力低,水资源浪费严重。③现有部分水利工程设计标准低,规划布局不合理。④

3、管理设施不足,手段落后。1.3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的必要性1.3.1解决农业灌溉缺水的问题从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来看,我国大型灌区现状灌溉水利用系数普遍偏低,大型灌区一方面存在着严重缺水问题,另一方面又存在着严重浪费的现象,具有较大的节水潜力。要解决农业灌溉缺水的问题的,除在有条件的灌区适当开源以外,节水和水资源高效利用将是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根本措施。1.3.2实现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由于大型灌区大多同时担负着向灌区城市及农村生活、工业供水的任务,提高灌区水资源利用效率不仅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农业灌溉用水要求,而且有助于缓解城市供水压力问题。

4、对大型灌区进行改造既是水资源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的主要措施之一,也是实现21世纪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之一。1.3.3提高经济效益  我国大型灌区现状灌溉保证率普遍偏低,抗旱能力差。大型灌区改造后,可提高灌溉设计保证率,通过对农业结构和种植结构进行调整,加大两高一优农业种植比例,增加农民收入和粮食生产能力1.3.4改善生态环境  对大型灌区进行以节水为中心的续建配套与技术改造,可减少灌溉用水的无效消耗,有效地节约水资源,减少灌溉用水量,遏制地下水的进一步超采,防止大面积的土壤次生盐渍化,节余的水量可部分用于维护生态环境,对保护生态系统、改善水

5、环境、防止土壤沙化具有重要作用,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1.3.5促进大型灌区的良性运行  对大型灌区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通过一定的资金投入,完善灌区管理、量测、通讯及监测等设施,为提高灌区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灌区改造和改革,可促进灌区管理体制、运营机制、水价和水费制度的改革,实现水土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对大型灌区的良性运行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2综合效益评价  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项目以加强灌区基础设施建设、大幅度提高水的利用率为目标,以骨干建筑物的除险加固、续建配套、解决”卡脖子”工程和渠道防渗建设为重点,本着投资效果好、

6、地方积极性高、配套资金落实、向中西部地区和黄河中上游地区适度倾斜的原则,共安排了208个大型灌区的450个续建配套节水改造项目,共安排投资57.6亿元,其中中央投资26.7亿元,引导地方政府和群众筹资30.9亿元。配套改造建筑物18000多座,干支渠道防渗加固2400多km。项目的实施,初步解决了部分影响灌区安全运行的病险工程,配套了部分亟须配套改造的骨干建筑,提高了输配水能力,缓解了用水矛盾,为当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通过项目建设,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效应:2.1经济效益2.1.1巩固了水利基础设施,提高了农业抗灾能力  续建改造改善了灌区安全运

7、行状况,减少了护渠劳力,降低了维修费用,缓解了上下游用水矛盾,缩短了灌溉周期,提高了灌溉保证率和用水效率,增强了农业抗灾能力。如宁夏引黄灌区通过项目实施,险工险段和病险建筑物得到改造加固,3年来骨干工程安全通水无事故,仅抢险费一项年节约300多万元。湖南省双牌灌区项目实施前,出现渠道决堤事故24起,滑坡塌方16起,直接经济损失达1200多万元,项目实施后,消除了这些隐患,保证了正常供水,特别是1998年永州市遭受百年一遇的旱灾,灌区从未中断供水,保证了农业高产稳产,农民增收,社会安定。2.1.2提高了灌区输配水能力和用水效率  项目实施使渠道输水能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