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木雕教学设计.doc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doc

ID:50497318

大小:44.02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09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羚羊木雕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羚羊木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2、过程和方法:学会辩论,有理有据阐述自己的观点3、情感态度价值观:联系生活,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获得有益启示[教学重点]1、角色表演,把握人物个性化语言2、知课文内容,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教学难点]1、据充分的阐述自己的观点2、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准备]1、预习课文,查工具书识字2、先让学生课下读好自己喜欢的角色,再排练成小品的形式,准备课上表演3、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送过好朋友礼物吗

2、,是什么,他们喜欢吗?朋友间互送小礼物可以增进彼此的友谊,但是,有一个礼物却让朋友之间产生了矛盾,是什么呢?我们来看课文《羚羊木雕》二整体感知:1、本文写了一只什么样的木雕?(同学可能说是爸爸从非洲带回来的,是黑色硬木的木雕,很珍贵)那文中用的哪个词来形容呢?(同学从书中找到是“贵重”)2、围绕羚羊木雕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单的语言概述。(查问木雕-------送木雕--------迫索木雕)三分角色表演。注意揣摩人物的表情、语言、动作四、品位揣摩从大家的掌声和眼神里可以看出,同学们已被文章深深地感染了。小组讨论谁

3、演得好,好在哪里?谁演得不好,有什么不足?全班讨论对人物的理解,其他同学补充或纠正。跟据表演归纳人物性格,说说你最喜欢文中哪个人物?(我------重情委屈;万芳-----仗义助人;奶奶------明白事理;爸爸-----婉转持重沉稳;妈妈-----严厉固执;万芳妈妈-----严厉明理。)有的同学喜欢文中的“我”,有的同学说喜欢万芳,这时老师要引导:有没有同学认为爸爸妈妈做的也不错,他们的行为可以理解吗?(这时的讨论就不仅停留在表层了,而是更深入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拓宽了,他们学会从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从爸爸妈妈的角度

4、看,他们的行为也可以理解,多数父母都这样做。爸爸的方式:冷静、不粗暴,“小朋友之间不是不可以送礼物,但要看送什么样的礼物”,说话有保留的余地,教育的方式也是可取的,想想看还可能有怎样的父母?妈妈的方式:充分替她考虑,拿了一盒糖果,替孩子安排好了。其实事情既然发生了,这里的每个人都受到了伤害,想想看,父母把东西送给你,是对你情感的寄托,是一种“爱”,有那样的反应也是理所当然的。(引导学生学会思辨的看问题,学会换位思考,孩子和家长之间互相理解,平等开放的分析问题,就可以把矛盾化解。)五、问题研讨1、爸爸送我羚羊木雕,我却

5、把它送给了好朋友,我这么做对吗?说说你的理由。(插入法律小知识,更具说服力。)我国的《民法通则》对于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有明确的规定。《民法通则》第十一条规定:18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第十六条则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根据课文内容,“我”的年龄应该是在16岁以下,因此“我”的行为应该得到法定监护人(即家长)的同意。2、文章结尾说“这能全怪我吗?”在这场矛盾冲突中,你认为应该怪谁?就爸爸妈妈、“我”、万芳各方观点展开小辩论。要言之有据,学会思辨

6、的看问题。六、体验反思你遇到过类似的伤心事吗?是怎么样处理的?现在又会怎样处理?能让我们分享你的想法吗?七、启示:作为中学生的我们,首先要学会思考,有主见。其次,做事情要先和大人商量了再做,自以为是,自作主张是不对的。推而广之,遇事多商量就能避免许多矛盾。学会沟通,让父母、他人理解自己,自己也努力去理解父母、他人,这样也可以避免许多矛盾。八、名人关于朋友的赠言爱因斯坦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真正的朋友。”希罗多德说:“世界上没有比一个既真诚又聪明的朋友更可贵的了。”斯托贝说:“财富不是

7、朋友,而朋友却是财富”。九、课后作业1、与父母一起欣赏这篇课文2、与父母一起探讨后,合理的改编某一部分的故事情节,写在课后练习本上上羚羊木雕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第二课时〉活动背景在学习《羚羊木雕》时,我问学生是否有过“反悔”的经历,许多同学都做了肯定的回答,并且绘声绘色地讲述了各自的故事,而且高度一致地表现出了对“言而无信”这一做法的唾弃。学生高涨的参与热情鼓舞了我对有效学习这一课文的信心。殊不知,他们的这番热情却成了课堂活动的拦路虎。当我将学生“分成父母、我、万芳三组,就这一场家庭冲突的是非展开辩论”时,居然没有人

8、愿意扮演“父母”。理由是,他们觉得这场冲突完全是由父母的“小气”、“不尊重孩子的感受”以及“言而无信”引起的,“我”没有什么责任。我本来可以用课文原话来提示,但考虑到他们不少人有过类似“我”的经历,有一股情绪在影响着他们的判断,便临时决定放弃。于是就有了下面的设计和活动过程。活动理念:1.用较为隐蔽的方式启发学生从多角度研讨问题,避免在教学过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