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能力培养.doc

解决问题能力培养.doc

ID:50487943

大小:2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09

解决问题能力培养.doc_第1页
解决问题能力培养.doc_第2页
解决问题能力培养.doc_第3页
解决问题能力培养.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解决问题能力培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主题词】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内容摘要】在小学数学新课标教材中,不再设置专门的“应用题”单元,而是渗透在其他单元当中,统称为“解决问题”。笔者通过探索与实践,对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作了一些尝试,认为应注重培养学生以下四种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是注重培养学生从数学角度提出不同问题的能力;二是注重培养学生识别有用信息的能力;三是注重培养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四是注重培养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又提高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正文】在小学数学新课标教材中,不再设置专门的“应用题”单元,而是渗透在其他单元当中,统称为“解决问题”。于是,老师们

2、困惑了——在新课程标准下还教应用题吗?还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吗?又应该如何培养呢?笔者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与实践,对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作了一些尝试,认为应注重培养学生以下四种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注重培养学生从数学角度提出不同问题的能力新课标提出了“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问题”,要求学生面对同样的情境图,能尝试从数学的角度提出不同的问题。要具备这种能力,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发现问题,并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例如:教材中例题的情境图,如果教师问:“看了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的回答有的跟数学有关,有的跟数学无关。如果教师问:“看了这幅图,

3、你发现了哪些跟数学有关的问题?能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吗?”学生会立刻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这幅图,并提出许多不同的数学问题。如:(1)这个正方形的水池的周长是多少米?(2)阿姨比小朋友多跑了多少圈?(3)阿姨跑了多少米?(4)小朋友跑了多少米?(5)阿姨和小朋友一共跑了多少米?(6)阿姨比小朋友多跑了多少米?……用同样一幅情境图摆在学生的眼前,逐步培养学生以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发现问题,只要这样长期训练,学生就会具有提出不同数学问题的能力。二、注重培养学生识别有用信息的能力新课标下解决问题不同于以往的应用题,呈现的信息是开放的,就像生活中的问题一样,要解决它,没有现成的条件,需

4、要在很多的信息中有选择的去提取。教材提供的素材中往往包括很多信息,有本质的,有非本质的,有解决问题需要的,也有解决问题不需要的,就看学生会不会识别,会不会有选择的提取。因此,教师有必要培养学生识别有用信息的能力。比如:有一个练习题:图中展示植草坪的情景,有两组对话框,一组是老师说:“要植2000平方米的草坪,今天5人植了250平方米”。另一组是老爷爷说:“剩下的5天植完,平均每天植多少平方米?”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请大家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考过程及计算结果,让每位学生在这个交流想法与算法的过程中感悟到“5人”这条信息是多余的,解决“平均每天植多少平方米?”

5、这个问题只需要“要植2000平方米的草坪,植了250平方米,剩下的5天植完”,这三条有用的信息,从而培养学生识别有用信息的能力。三、注重培养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分析数量关系,在原应用题教学时非常强调,而有些教师认为新课程下应用题可以不讲数量关系,只注重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过程。其实不然,试想一下,一个搞不清数量关系的学生,怎么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呢?因此,应该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并逐步提高要求,形成“数学模型”。如教学下面的例题:情境图上出示了一辆客车准载45人的信息,通过师生对话框又知道已经开走了7辆,又坐满

6、了5辆,还剩下32人的信息,要解决参加春游的同学共有多少人的问题。教师不能满足于学生全凭生活经验来解决,而是要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展开讨论:要解决“参加春游的同学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必须知道哪些信息?哪些信息已经知道了?哪些信息还不知道,不知道又该怎么办?这其实就是我们以前一直强调的中间问题,虽然现在教材不再出现“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这样的形式化训练,是不想束缚学生的思维,而是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但无论对哪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而言,这个中间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它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以,教师必须注重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培养。四、注重培养学生用多

7、种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标提出:“鼓励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理念,就是要鼓励学生自主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去体验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更好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教材提供了两个工人师傅加工零件的情境图和两个师傅的对话,李师傅:我5小时加工了80个零件;张师傅:我3小时加工了45个零件。这样很自然引出问题:谁加工得快?教师提问:“两个师傅加工零件的时间一样吗?加工零件的个数相同吗?怎样进行比较呢?”先激发学生探究比较方法的心理需求,再让学生分组探究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