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修订版) 教学课件 作者 孙跃纲 李海峰 主编课件2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ppt

政治经济学(修订版) 教学课件 作者 孙跃纲 李海峰 主编课件2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ppt

ID:50484704

大小:233.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0-03-09

政治经济学(修订版) 教学课件 作者 孙跃纲 李海峰 主编课件2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ppt_第1页
政治经济学(修订版) 教学课件 作者 孙跃纲 李海峰 主编课件2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ppt_第2页
政治经济学(修订版) 教学课件 作者 孙跃纲 李海峰 主编课件2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ppt_第3页
政治经济学(修订版) 教学课件 作者 孙跃纲 李海峰 主编课件2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ppt_第4页
政治经济学(修订版) 教学课件 作者 孙跃纲 李海峰 主编课件2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政治经济学(修订版) 教学课件 作者 孙跃纲 李海峰 主编课件2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上一讲的重点回顾1.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内涵是什么?2.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实现形式是什么?3.非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形式?4.为什么说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四节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一)按劳分配的内容定义:所谓按劳分配,是指社会在做了必要的扣除之后,按照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量来分配个人消费品(按劳分配的对象)。内容: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劳动,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收入的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

2、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收入,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二)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首先,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其次,社会主义劳动的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最后,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第一,按劳分配中的“劳”还不是直接的社会劳动,而是以企业为单位的个别劳动的组成部分。第二,按劳分配还不能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的标准实现,而只是局部范围(公有制企业)的。第三,按劳分配中的劳动量是以被社会承认的劳动量作为计量单位的,而不是按照劳动者实际付出的

3、劳动量来计量的。第四,按劳分配还必须通过商品货币形式来实现。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必然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条件第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第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多种实行形式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是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重要原因。三、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结合起来,是我国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一大特点。在市场经济中,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都在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都要求有相应的收入回报。如果没有收入回

4、报,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就不会把其所有的生产要素投入到经济活动中去。(一)个体劳动者和农村专业户的个人收入从事个体工商业、个体服务业,以及农副业生产等经济活动,主要依靠自己的劳动获取收入是一种劳动收入,但不同于按劳分配的劳动收入。包括国家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劳动而获得的收入。(二)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方式指在外资经济和私营经济企业中工作的劳动者得到的工资收入。是依靠出卖劳动力取得的收入,同企业之间的关系是雇佣关系。工资,实际上就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属于劳动收入。(三)经营收入指公有制企业由于生产、销售等经营状况较好而取得的收入。个体经营者和实行家庭联产承

5、包责任制的农民的收人中也包含经营收入。属于劳动收入。(四)资产收益是指社会主义公有经济和个体经营者取得的资产收益。如:红利,购买债券、股票和在银行存款所取得的利息、股息等收入。属于非劳动收入。(五)按资本取得的收入主要是指外资经济中资本所有者取得的利润,以及我国私营业主取得的收入等。属于非劳动收入。(六)按社会保障原则分配按社会保障原则分配即按社会公平和各部门各地区和各行业协调发展的要求进行的一种分配形式。属于非劳动收入。四、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一)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第二,先富起来的手段是诚

6、实劳动、合法经营,不能用非法手段牟取暴利;第三,大原则是共同富裕,提倡先富要帮助和带动后富,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悬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经济依据:首先,因为劳动者的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不同,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必然产生收入和富裕程度的不同。其次,实现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拥有不同生产要素的不同社会成员也必然会产生收入和富裕程度的不同。再次,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下优胜劣汰,使具有不同竞争能力的人在富裕上出现差别。最后,这是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不平衡总是绝对的,平衡则

7、是相对的。实现共同富裕,不可能是全体人民同时富裕和同步富裕,它同样有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二)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理顺分配关系,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促进社会公平1、概念所谓公平,主要是指一定社会中人们之间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合理化。所谓效率,是指投入与产出或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对比关系,反映的是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或资源利用的有效程度。2、二者关系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公平是提高效率的前提和保证,只有给劳动者公平合理的收益,才能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效率是实现公平的条件和基础,效率低下,就会直接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长,就不能或难以为

8、实现公平创造坚实的物质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