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474546
大小:50.52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09
《钢塑复合管涂塑技术规范及要求.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钢塑复合管涂塑技术规范及要求设计制造及验收标准钢塑复合钢管及管件设计制造应遵循的国家规范与标准包括但不限于:《给水涂塑复合钢管》CJ/T120-2008《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1-2001《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17219-1998《低压流体输送管道用螺旋缝埋弧焊钢管》SY/T5037-2000《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1998《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GB3323-2005《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8923-1998若卖方采用
2、的规范和标准在上述规范、标准之外,必须是国际公认的与中国规范标准同等或更高等级的规范标准。卖方必须列表将明显的差异点进行详细说明,并同时提供规范标准的中英文版本。钢管及管件钢管材质:螺旋焊缝或直缝焊钢管(Q235A);管件材质:标准管件制造及验收应符合《低压流体输送管道用螺旋缝埋弧焊钢管》SY/T5037-2008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1-2001及《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且本工程要求卖方的所提供的钢管压力等级不得小于1.6Mpa,所有的钢管应选用螺旋焊接钢管。选用的钢管质量不得低于天津利达或友发钢管。
3、内涂层材料为环氧粉末用于涂敷的聚环氧粉末,其性能应符合《给水涂塑复合钢管》CJ/T120-2008中的规定。环氧粉末的检验除卫生安全性能一项外,其余各项由粉末生产厂家按每个生产批号进行检验,并向涂塑钢管生产厂提交检验报告。卫生安全性能的检验由国家指定检验机构按粉末牌号进行检验。制造方法用化学或机械等方法,对原管内表面进行先进的抛丸设备做抛丸处理,处理后应达到GB8923-1998标准中规定的Sa2.5级要求,并去除灰尘、油污。钢管内焊筋高度应控制在0.5mm以下,并不允许有尖棱角和锯齿性飞溅。对已处理的原管加热,用压送或抽吸等方
4、法将EP粉末送入原管内,使其熔融附着在内壁上,由于钢管内外涂覆防腐层,设计管道时可不需要考虑钢管腐蚀量或者少考虑腐蚀量,原管加热的温度及粉末塑(固)化的时间应执行粉末生产厂的规定。其他管两端应有50-80mm的预留段,并涂刷防锈可焊涂料和加装隔离帽;堆放层数不大于4层,底层距离地面不小于150mm。采用两道支垫垫起,支垫间距为米。支垫的最小宽度为150mm,支垫与管及管与管之间用软垫隔开;涂层外观要求EP涂层必须光滑,没有伤痕、针孔和沾附异物等妨碍实用的缺陷。涂塑钢管应具有实用性的直度,但两个端面与管轴必须成直角。EP涂层颜色宜
5、为灰色。涂层厚度要求1)涂层厚度为不小于0.35mm。涂层质量要求涂塑后的钢管必须根据《给水涂塑复合钢管》CJ/T2008中的要求进行试验,涂层质量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1项目要求聚乙烯涂层针孔试验不发生电火花击穿现象附着力试验≥35N/10mm3弯曲试验涂层不发生脱落,断裂压扁试验涂层不发生脱落,断裂国工业标冲击试验涂层不发生脱落,断裂卫生性能试验符合GB/T17219要求注:测量附着力时,如果薄膜断裂,应视为有充分的附着力。试验方法涂塑外观的质量用目测和手感进行检验。涂层厚度测量,对涂塑钢管的两管端用电磁测厚仪测量圆周上相交的
6、任意四点。针孔试验用电火花检测仪,对提供试验的管子的整个内表面在1500V电压下作试验检验,看有无电火花产生。附着力试验EP涂层的附着力试验结果应符合《给水涂塑复合钢管》CJ/T120-2008中的规定。压扁试验本次招标的涂塑钢管应进行压扁试验。压扁试验的结果应符合《给水涂塑复合钢管》CJ/T120-2008中的规定,厂家供货是应提交相应规格的样品到国家相应部门检测,以实际数据来验收。冲击试验涂塑钢管冲击试验结果应能满足《给水涂塑复合钢管》CJ/T2008的试验要求。卫生性能试验按GB/T1729规定进行浸泡试验,有一项指标达不
7、到标准,即为不合格。检验与验收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出厂检验涂塑钢管应由生产厂的质检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组批、抽样及判定。a)涂塑钢管的组批与抽样按表3要求。b)判定:每一检验项目有一件试样不合格时,须将其挑出,再取双倍试样复验,若仍有一件不合格时,则该批不合格。表2检验项目取样数量组批表面质量逐根检验螺纹质量涂层厚度每批取2根公称直径小于等于50mm的每2000根为1批,余数部分作为另一批。公称直径大于等于65mm的1000根为一批,余数部分作为另一批。针孔试验附着力试验每批取1根弯曲试验压扁试验冲击试验型式检验:有下
8、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新产品或者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产品停产一年以上,恢复生产时;正常生产满两年时;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检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