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人教版(北关学校程娜).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七年级语文人教版(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题 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 分总分人一、积累与运用(20分)1、选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2分)(1)从昆仑山下黄河之边。(2)把中华大地南北两面。(3)向南北两面千万条铁的臂膀。 (4)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在亚洲的原野。A.滚向 分成 张开 出现 B.奔向 劈成 伸出 出现C.滚向 劈成 张开 涌现 D.奔向 分成 伸出 涌现2、下列每项各有一个错别字,请用线标出并改正。(4分)A.人声鼎沸万丈狂澜芳草萋萋九屈连环()B.回环曲折亦复如事绝壁断崖家喻
2、户晓()C.妇孺皆知鞠躬尽瘁潜心惯注一反既往()D.丛山迭岭义愤填膺一泻万里博学多识()3、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A.人迹罕至:少有人来。无从:没有办法。10B.骊歌:告别的歌。炽痛:热烈而深切。C.萦带:弯曲的带子。铤:疾走。D.迥乎不同:很不一样。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4、用诗文原句填空。(13分)(1)山际见来烟,()。(吴均《山中杂诗》)(2)(),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3)独坐幽篁里,()。(王维《竹里馆》)(4)峨眉山月半轮秋,()。(李白《峨眉山月歌》)(
3、5)故园东望路漫漫,()。(岑参《逢入京使》)(6)(),对镜帖花黄。(《木兰诗》)(7)(),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8)爱国是一个永恒的文学主题,古诗词中也不乏表现这一主题的名句,请写出前后相连的两句:(),()。(9)某班正在组织《童年》的阅读交流活动,请完成下列交流内容:(5分)①《童年》的作者是苏联作家()(作家名)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②请简要介绍《童年》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人物,50字左右。二、文言文阅读(20分)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甲】金溪民方仲
4、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10【乙】司马光,宋哲宗时宰相,尝主编《资治通鉴》,为一时之名臣。其幼时患①记忆不若人,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俟②能讽诵③乃已。自言:
5、“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④,曰:“书不可不成诵。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注]①患:担心②俟sì:等待。③讽诵:出声诵读,抑扬顿挫地诵读。④博闻强志:形容见闻广博,知识丰富,记忆力强。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1)稍稍宾客其父()(2)泯然众人矣()(3)尝主编《资治通鉴》()(4)俟能讽诵乃已()2.下列各句中的“之”与“为一时之名臣”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邑人奇之B.不能称前时之闻C.或以钱币乞之D.卒之为众人3.翻译
6、下列句子。(4分)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画出下面句子的两处停顿。(2分)余闻之也久5.试比较仲永与司马光两人的不同经历,并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2分)10。6、文言实词积累。(解释加点的字)(6分) ①当户织( )②市鞍马( )③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④对镜帖花黄( ) ⑤万里赴戎机( ) ⑥关山度若飞( ) ⑦朔气传金柝( ) ⑧出郭相扶将(
7、 ) ⑨双兔傍地走( )⑩雄兔脚扑朔( ) (11)东市买骏马( ) (12)旦辞爷娘云( )三、现代文阅读(20分)1.阅读短文完成下列题目。⑴去朋友家,她家的小保姆正坐在沙发上哭。朋友小声说:“下午接小孩放学,上大巴时手机丢了。”⑵看着小姑娘哭红的眼睛,我半天才劝慰一句:丢了也没有法子的,下次小心点就好,别哭坏了。小姑娘抬头呜咽:“我一直都不喜欢那个手机的,今天丢了,我才发现我好喜欢它的,简直比丢失一个朋友还让我难过…….”⑶我想告诉她,永远不要拿物质的东西和真正的朋友相提并论;还想
8、告诉她,许多东西都是失去了,才感到它的珍贵……但我最终什么也没有说。我知道,我们都是在不断的丢失后,才慢慢的长大的。⑷六岁那年,我有了第一辆自行车,喜欢得不得了.可没多久,一次和小伙伴去照相馆冲洗玩耍时照的照片,出来竟发现车不见了,当时眼睛就红了,搭小伙伴的车回到家,看见妈妈就大哭。妈妈吓坏了,问清情由后却笑着说:“车丢了没关系,人没事就好。”⑸在广州好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