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字教学例谈.doc

“浸”字教学例谈.doc

ID:50415700

大小:20.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08

“浸”字教学例谈.doc_第1页
“浸”字教学例谈.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浸”字教学例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浸”字教学例谈《桂花雨》是台湾女作家琦君的一篇怀念故乡的美文。文章用第一人称抒写了对故乡的思念,对乡情的眷恋,对孩提时代的怀念。文本表面是浓浓的摇花乐,其实字里行间流淌的是淡淡的乡愁。教学时,我这样引导学生理解”浸”字:大屏幕出示了两个句子,“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师:同学们观察这两句话,看看有什么发现?生:这两句话都用了“浸”字。师:我们平常用“浸”往往和什么有关?生:和水有关。师:这里与水一点关系都没有,为什么用“浸”字,你怎么认为的?生:桂花盛开的时候,调皮的香气跑到每家每

2、户的院子里,屋子里,甚至钻进主人的被窝里……生;当桂花被当茶饮、当饼吃的时候,香味就浸透到胃里、肚里。这是吃出的香味,是一种浸透血液的香味。生:这里的“浸”不仅有“浸泡”的意思,还有“浸透”的含。师:好一个“浸透血液的香味”!如果说浸入鼻孔的香是暂时,那么融入血液的香则是永久的;浸透鼻孔的香飘了一个季节,融入血液的香则弥漫整个人生。所以,无论走到天涯海角,永远月是故乡圆,水是故乡甜,花是故乡香!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我对于“浸”字教学的处理,没有停留在它的浅层次意义上,而是循循善诱,挖掘引导学生联系全文对“浸”字的解读,并用一段诗意的语言肯定学生的发现,使学生体会到弥漫在作

3、者心头的如烟的乡愁,将“浸”字作为文眼直指本文中心——思乡、爱乡。从而引领学生把握了文章的内涵,揣摩到作者琦君的潜在的情感和匠心独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