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对联、诗词赏析.ppt

春节对联、诗词赏析.ppt

ID:50399887

大小:1.10 M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3-08

春节对联、诗词赏析.ppt_第1页
春节对联、诗词赏析.ppt_第2页
春节对联、诗词赏析.ppt_第3页
春节对联、诗词赏析.ppt_第4页
春节对联、诗词赏析.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春节对联、诗词赏析.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春节对联、诗词赏析——寒假作业交流总结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昨夜春风才入户今朝杨柳半垂堤春节又叫阴历(农历)年,俗称“过年”。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喜庆气氛要持续一个月。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等仪式;节中有给儿童压岁钱、亲朋好友拜年等典礼;节后半月又是元宵节,那时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盛况空前,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结束了。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古代的春节叫“元日”、“元旦”、“新年”。春节概述春节的历史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千

2、多年的历史,它是由尧舜兴起的。舜即天子位,带领部下,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算是正月初一。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春节过去也叫元旦。春节所在的这一月叫元月。但是中国历代元旦的日期并不一致:如夏朝以元月为正月,商朝以腊月为正月,秦代统一后以十月为正月,汉朝初期沿用秦历。汉武帝刘彻感到历纪太乱,就命令大臣公孙卿和司马迁造“太阳历”,规定以农历正月为一岁之首,以正月初一为一年的第一天,就是元旦。此后中国一直沿用阴历(又称农历)纪年,直到清朝未年,长达2080年。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

3、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为了区分阳历和阴历两个“年”,又因一年24节气的“立春”恰在农历年的前后,故把阳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正式改称“春节”。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春节”一词已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最大的节日,位居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首。2006年5月20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虽然我们的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4、但一年一度的春节也因此烙上了明显的时代印记。春节的传统色彩,如亲情、和睦、欢乐、及对未来的美好祈盼,仍是任何年代的春节不变的底色。春节的传说传说年是一种巨大而凶猛的怪兽,本來只是以牲畜为食,后來冬天食物短缺时,甚至开始吃人,百姓不堪其扰,便決定想法子赶走它。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人们发现这年原來害怕三样东西,一是红色,二是声响,三是火光,于是人便想了一个办法。冬天一到,家家戶戶都在门上掛起红色的桃木板,敲打器具发出很大的声响,并且在门口燃起熊熊的火。夜里,当年正要觅食的时候,赫然发现家家戶戶的门前都有红色和火光,又听见吵杂的声响,便头也不回的

5、逃到深山里,再也不敢出来了。为防止年再来作怪,大家就这样通宵守夜,第二天一早,逃过一劫的人们便开心的互道恭喜,并大肆庆祝。现在过年时在门上贴红色春联、放鞭炮,以及守岁等习俗,据说就是由这个传说而來。最早的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欣赏一副好的春联,能够使人赏心悦目,赞不绝口;还能给人以智慧,增长知识,提高文学写作水平。春联很讲究平仄相间,音韵和谐,

6、要有对仗、对偶等,不仅字数相等,结构对称,意思也要相应,自然成趣。一般为上下两句,每句一般为五字或七字。春联的种类很多,有街门对、屋门对、短春条、大春条等。体现春节内容的诗词: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

7、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屠苏酒瞿佑紫府仙人授宝方,新正先许少年尝。八神奉命调金鼎,一气回春满绛囊。金液夜流千尺井,春风晓入九霞觞。(shāng)便将凤历从头数,日日持杯访醉乡。元日讲喝屠苏酒。这首诗告诉我们,酒是仙人的药方调制的,事前用红色囊袋装好,浸泡在井下。元日这天清晨倾于杯中,由年最少者先开口品尝,然后按年龄递增依次喝下去。拜年文征明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

8、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说明]元日人人出外拜年,拜年者,并不求其与主人见面贺礼,只是姿态性地投张名帖,表示礼数已到罢了。这一风俗始于宋代,到了明清越演越烈,由于世俗把过年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