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材料力学实验报告-电测法测弹性模量.doc

北航-材料力学实验报告-电测法测弹性模量.doc

ID:50388839

大小:83.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05

北航-材料力学实验报告-电测法测弹性模量.doc_第1页
北航-材料力学实验报告-电测法测弹性模量.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北航-材料力学实验报告-电测法测弹性模量.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力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电测法测定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学号姓名实验时间:2010.11.30试件编号试验机编号计算机编号应变仪编号百分表编号成绩实验地点:主楼南翼116室22-15-教师年月日一、实验目的1.测定金属材料的E和并验证虎克定律。2.学习掌握电测法的原理和电阻应变仪的操作。二、实验原理应变电测的基本原理:应变测量时,欲测试件或构件表面某点的相对变化量ΔL/L即应变ε,将阻值为R的电阻应变片粘贴在试件或构件被测处,当试件或构件受外力作用产生变形时,应变片将随之产生相应的变形。根据金属丝的应变-电阻效应,应变片阻值发生变化,在线弹性范围内,应变片电阻的相对变化量

2、ΔR/R与试件或构件的相对变化量成线性关系,即K称为应变片的灵敏系数。由于应变很小,很难直接测得,但由上式可知,只要测得ΔR,就可求得应变ε。为此,我们通常将电阻应变片(或电阻应变片和精密电阻)组成如图所示的测量电桥。图中U0为供桥电压,Ui为电桥输出电压,R1~R4为电阻应变片(或电阻应变片和精密电阻),根据电桥原理可得在电桥中R1=R2=R3=R4=R,若R1、R2、R3、R4均有相应的电阻增量ΔR1、ΔR2、ΔR3、ΔR4时,电桥输出电压(忽略高次微量)则由此可得应变仪的读数应变εd为试件上沿着试件轴向和横向各粘贴两片应变片,在圆孔、直角、圆弧各粘贴一片应变片,共8片。补偿块上粘贴

3、一片应变片,接8个测量桥,对试件加载,记录载荷P,并分别记录测得的轴向应变和横向应变,由公式计算出弹性模量E,由公式计算出泊松比μ。三、实验步骤1.用游标卡尺测量试件尺寸;2.试件和补偿块上粘贴应变片;3.将试件夹于试验机的夹头,用1/4桥接桥方法,把应变片及补偿片接至电阻应变仪;4.试件夹紧后,开始均匀、缓慢地加载。每加一次载荷(3kN),读出并记下各测点的应变值;5.重复测量3次,将测试结果代入有关公式进行计算,求出E,μ。四、实验数据第一次测量:(单位:10-6)F(kN)ε1ε2ε3ε4ε5ε6ε7ε86-12-2842101781262152659-27-54862011562

4、4645554512-44-7913729123536269982715-61-1021963793144799511112第二次测量:(单位:10-6)F(kN)ε1ε2ε3ε4ε5ε6ε7ε86-15-2252108761302352709-30-4710020115525446754812-46-7014929323337770682615-62-972013733104959491109第三次测量:(单位:10-6)F(kN)ε1ε2ε3ε4ε5ε6ε7ε86-19-245187801271921989-34-4810018116525242847312-59-721472732

5、4337467175315-69-1042043643194959181046五、数据处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