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话题作文结构模式.ppt

议论文写作话题作文结构模式.ppt

ID:50384521

大小:1.99 M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3-13

议论文写作话题作文结构模式.ppt_第1页
议论文写作话题作文结构模式.ppt_第2页
议论文写作话题作文结构模式.ppt_第3页
议论文写作话题作文结构模式.ppt_第4页
议论文写作话题作文结构模式.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议论文写作话题作文结构模式.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议论文写作——话题作文的结构模式一、什么是话题作文?所谓“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引发谈话的由头。“话题作文”,很自然的就是围绕某某话题进行写作,因此“话题作文”是一种指明写作范围,启发人们去思考的作文。一般来说,话题不是作文题目。对于当代中学生崇拜歌星、影星、体育明星等追“星”现象,众说纷纭,有的赞成,有的反对。反对者认为这是中学生思想空虚的表现,影响学习。赞成者认为这是中学生的正当爱好,无可非议。请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作文题一作文题二著名作家刘墉在《冲破人生的冰河》一文中说“我们总以为世界的温暖全来自阳光,实际脚下的大地,更有着令人惊讶的热力。我们常以为外来的帮助最重要,实际发

2、自内心深处的力量,才是使我们熬过冰雪,获得重生的力量。”请结合材料,以“冲破人生的冰河”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本次作文中出现的问题:一、离题、偏题1、对追星的看法写成了对明星的看法,造成立意不当。如《追还是不追》刚开始列出了一些追星现象,写到后文就变成了对明星金星的看法了。2、还有一些同学的立意与材料无关,写成了对文化的看法,如《随波逐流》一文。3、个别同学变成了粉丝,写成了粉丝掐架文。二、不懂扣题1、全文不出现话题,也无材料的引用,看不出与话题的任何关系。2、笔随意转,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扣不住话题。三、表述不当1、议论文不懂用例(没有例证、用例不典型、事例无法证明观点等

3、)。2、个别句子不合逻辑或不知所云。3、作文没写完。四、作文没写完。五、不会审题,立意不清,直接拿话题当作文。话题作文的结构模式1、揭本质2、找原因3、推后果4、辨是非第一步“引”:引材料,简要概括。第二步“议”:分析材料,得出中心论点。第三步“联”:联系现实生活,评析论点。第四步“结”(小结):总结全文,点明中心,呼应开头。追星之我见(提纲)一、引材料:摆出现象,列出不同观点。二、议材料:提出自己看法,有利也有弊(一)利1、确立自己的目标,增加奋斗的动力三、联系现实2、追求美好事物,激发对生活的热情3、培养个人的爱好,发展自己的个性4、放松、愉悦心情,调节紧张的生活(二)弊1、迷失正

4、确方向2、影响学习3、加重经济负担四、总结全文,提出建议:如何追星1、要有目的,不要盲目2、要有选择,不要全盘学习3、要追精神,不要追表面4、要适度,不要过分话题素材:疯狂追星女杨丽娟自1994年迷上刘德华后,父母为达成女儿心愿倾家荡产。父亲为让女儿筹募旅费甚至想到卖肾;07年3月25日杨丽娟如愿见到刘德华,可仍不满足于只与偶像留影纪念,07年3月26日,其父在香港跳海自杀并在遗书中指责刘德华冷血。父亲的去世深深刺激了杨丽娟,她意识到失去了自己最亲的人,感到非常懊悔。2014年她称自己这七年已经慢慢从阴影中走出来,渐渐成长。在节目里,她读了一封写给父亲的信,泣不成声,并且劝说另一位和当

5、年的自己很相像的女孩不要重蹈覆辙。病态粉丝成为社会病叙事:为了见到自己的偶像刘德华.杨丽娟付出了自己13年的青春岁月,更搭上了父亲的一条命。评论:追星本身并没有错,可是如果失去理性,走向极端.就会很危险,甚至酿成惨案。这些粉丝的疯狂行为不仅会让明星望而生畏,更会给自己和家庭造成无可挽回的伤害。商业化将明星塑造得光芒万丈.而大多数的粉丝还没有真正成熟,容易将一切都理想化,陷入其中无法自拔。甚至做出一些极端行为。结语:非理性的追星只使生活更加偏离正常轨道。这已不仅仅是一个家庭问题,而是一种亟待治疗的社会病。(方法:推后果)话题素材【新民网·独家报道】一尊以李宇春和周笔畅为原型的纪念碑出现在

6、通州宋庄文化艺术节上。石碑下方用大号字体写着“超女纪念碑”,上方则是以李宇春和周笔畅为原型的两幅全身人像,“李宇春”头戴耳麦,一手高持玉米棒;“周笔畅”右手拿话筒,左手则作出胜利的“V”形手势。两人均一只脚跨步在前。优秀作品赏析写作训练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

7、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4)题目自拟。⑤不少于700字。⑥不得抄袭。准确审题,恰当立意2、有一个古老传说,是关于猎犬和兔子的。猎犬经常夸口,说自己跑得比任何猎物快。有一天,猎犬和主人一起去打猎,主人见不远处,有一只野兔,为了要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