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356537
大小:4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3-08
《脾胃研究所专业介绍及导师简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脾胃研究所专业介绍及导师简介中西医结合基础(100601)脾胃研究所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1987年开始招收博士学位研究生,是我校较早确立的硕士点和博士点之一。本学科以中西医结合脾胃病证为专业研究方向,从基础研究入手,从多层次、多角度探讨脾胃虚实证的证治规律,提高中医脾胃病证的研究水平,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一直以来,围绕脾虚证本质的探讨,紧密结合临床实际,从生理、生化、免疫、遗传、内分泌、神经、药理等多个领域,开展了“脾虚证辨证论治的系列研究”和“脾虚证辨证论治的基础研究”、“脾胃虚实证胃肠动力学研究”、“调理脾胃方药作用机理及物质基础研
2、究”等。在脾虚证的研究过程中,运用脾虚证研究取得的成果,结合现代药理研究的手段,先后对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健脾理气化瘀清热复方、加味左金丸等中药复方的药理进行了深入研究,成绩斐然。近年来,主要注重于脾虚证消化吸收功能障碍亚型及其模式识别研究,脾虚大鼠壁细胞胃泌素受体及其信息传递与中药调控研究,溃疡性结肠炎的炎症机制与中药防治,中药防治大肠癌的作用与机理,益气健脾方药保护胃肠黏膜作用的分子机制及其物质基础,中药防治脾胃湿热证的作用机制研究,肝郁脾虚证结肠动力异常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及中药调整作用,四君子汤益气健脾药效的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胃癌肿瘤基因差异及中药作用研
3、究等。本专业有较强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导师组成员6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首席教授1人。为适应本学科基础研究工作的需要,脾胃研究所下设了中药药理研究室、消化研究室、病理生理研究室、生化研究室、临床研究室。实验室配备常规及先进的仪器设备,并引进了一些先进的技术方法,能适应现代脾胃病证基础研究工作。学科发展始终坚持以脾胃虚实病证为主线,研究涉及脾胃虚实证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胃肠动力学,细胞学、分子药理学,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分子生物学等多个研究领域。先后主持或参与中标课题85项,其中国家级课题
4、10项,部省级课题24项,厅局级课题51项;获得各级政府部门的科研成果奖励多项,其中,“脾虚证辨证论治的系列研究”和“脾虚证辨证论治的基础研究”分别获200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1999年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基础研究二等奖;“四君子汤益气健脾的物质基础及其作用原理研究”获2002年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微电脑胃肠电检测分析系统”获卫生部重大科技成果乙等奖。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脾胃病证基础研究工作的实际,针对本专业学科特点,主要课程有:英语、科学社会主义、脾胃学说研究、中药药理学、中医实验动物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思路与方法、消化道药理与临床、临床科研设计衡量与评价、
5、医用计算机基础、医学统计学、分子生物学及技术、细胞生物学、生理学进展、药理学进展、药理实验方法学、医学免疫学、神经内分泌学、文献检索等。本专业培养研究生共58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6人,硕士研究生46人。导师组成员:博士生导师:连至诚王汝俊硕士生导师:李茹柳刘晓秋杜群文彬连至诚教授连至诚,男,浙江乐清人,1944年11月出生。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员,首席教授,中西医结合基础(临床病理生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脾胃研究所学术执行主任、病理生理研究室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审评专家。中国胃肠电及动力研究会组委。他作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届研究生,从1978年起,至今已从事消化道
6、病理生理与临床、胃肠动力学基础与临床研究工作23年,为国内最早开展胃肠动力学并长期进行该领域研究的医学科学工作者之一。研制“微电脑胃肠电检测分析系统”为国内首创,并用于胃肠动力学研究;在国内率先发现脾胃虚实的胃肠电及动力异常,报道结肠动力异常的临床类型。他于1985~1987年作为公派访问学者留学美国,在德州大学医学院学习国际消化道动力学的新概念和研究新技术;并聘为高级研究助理,完成3项课题;其中“内啡肽及受体抑制壁内神经调控肠道推进时钟机制”为国际首次发现。回国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建立"肠道流体推进检测系统"填补国内空白,并用于不同食性动物肠推进行为比较生理、壁
7、内神经及胃肠激素对肠道推进调控及植物药单体作用等研究。建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并研究其结肠电与动力异常,发现二氢黄酮B3的良好促动力,以及白术羟内酯抑制推进波频率过高的作用,其复方"胃肠康"对溃疡性结肠炎及动力异常有良好的治疗调整作用。目前他与其科研协作组正建立早衰动物模型,作衰老的细胞与分子病理机制研究。作老年消化道动力障碍的机制及基因治疗研究。建立模型,作糖尿病性肾病及消化道动力障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并研制有关中药新药。他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攀登计划和省部级科研课题九项。发表论文117篇,出版著作12本。为《消化道生理及病理生理学》、《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