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352477
大小:24.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08
《如何上好化学课、.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怎样备好一节高中化学课 在化学教学实践过程中深刻体会到:要上好课,必须首先要备好课。备课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前提和保障,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要在备课上下大功夫,才能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下面是本人在新课程理念下有效教学怎样备好一节课时主要考虑一些问题:1、分析课标和教材,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确定教学过程;2、分析学生,设计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3、总结、反思教学过程。例如《物质的分类》一课:物质的分类,是从化学的研究手段
2、展开化学科学,是连接初、高中化学的纽带和桥梁,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对事物进行合理的分类是一种科学。因此,本章在全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具有重要的功能,是整个高中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一、教学目标:根据其元素组成,判断它的物质类别,然后根据物质的类别、通性预测物质可能具有的性质,然后通过实验去验证。物质分类功能价值就得以体现。二、确定教学重、难点:《物质的分类》这节课,教学重点应放在帮助学生形成物质分类思想上。学会物质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
3、地研究化学物质的性质,懂得物质的分类就可以实现由“具体”向“一类”的转变,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三、学情分析:教学对象来自于不同学校的初中生,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还很少。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学生只是简单掌握生活中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初中阶段对纯净物、混合物、酸、碱、盐等概念的学习,仅仅是最基础的认识。在思维上,学生未从直觉型经验思维向抽象型思维过渡,学生还没有把分类形成一种方法,没有形成化学学习的思想。本部分教学内容正好对初中化学中学习过的化学物质及性质进行总结和归纳,并进行适当的拓展和提高,进而
4、掌握分类方法,形成分类观。 四、依据课标制定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形成物质分类的思想,学会物质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研究化学物质的性质,懂得物质的分类。1.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和已有知识,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知道分类的多样性。2.过程与方法从学生所遇见的一些常见物质的分类着手,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将所学过的化学知识从自己熟悉的角度进行分类。通过探究活动,共同探讨科学问题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采取多种小组活动,通过学生组内的合作与交流,不同小组间的交流与
5、共享,问题得以解决,学生得出相应的结论。初步建立物质分类的思想,体会掌握科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体验活动探究的喜悦,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的兴趣。五.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难点:以元素常见化合价找出常见物质并指出这些物质所属的类别。六、教法、学法与教学用具教法、学法:问题情境法、启发讨论法、合作学习法、课堂练习法教学用具:多媒体七.教学过程设计(略)八、教学反思:1.在创设情景问题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元素资源意识、爱国教育和化学美学教育,达到高层次的教育目的,又激发了学生的
6、学习热情,逐步培养学生从好学到乐学的转变。而竞争学习情景的创设使学生的团队意识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加强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增强了,从而达到生成性教学的目的。2.在以观念学习为本与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主动生成要学什么、什么学、学后什么应用的意识。教师必须的课前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充分的分析和预设,当学生反馈的学习能力与预设不一致时,教师在课堂上要及时补充建构新知识所需的知识支架,使学生知识的生成能够顺利进行。九、同伴评价:在教学设计上,让学生充分发挥的同时又不脱离课标与教材,使学
7、生能够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在教学时间安排上,不设定每个教学环节的具体时间,是视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的有效生成来确定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