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浙江高考论语评述.doc

2011届浙江高考论语评述.doc

ID:50351695

大小:42.02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05

2011届浙江高考论语评述.doc_第1页
2011届浙江高考论语评述.doc_第2页
2011届浙江高考论语评述.doc_第3页
2011届浙江高考论语评述.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1届浙江高考论语评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阅读并思考以下名家的评点,自选角度写出你的评点。(名家评点)朱憙:谨者,行之有常也。信者,言之有实也。泛,广也。众,谓众人。亲,近也。仁,谓仁者。余力,犹言暇日。以,用也。文,谓《诗》、《书》六艺之文。程子曰:“为弟子之职,力有余则学文,不修其职先文,非为己之学业也。”尹氏曰:“德行,本也。文艺,末也。穷其本末,知所先后,可以入德矣。”(《四书集注》)我的评点:。2.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子曰:“子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

2、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1)有不少成语源于《论语》,例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请再写一个出自上述语段的成语。(2)根据孔子与子贡的对话,概况出一条教学原则,并加以评析。3.翻译句子。(1)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2)明日,子路行,以告。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1).后世学者认为,这段文字十分富有趣味。“趣”在何处?试谈谈你的认识。(2).俞廷

3、镳说:“‘牛刀’似誉,‘割鸡’似嘲。夹入‘焉用’,似警似惜,似感伤,似倾倒;一时喜动颜色之情,溢于言表。”(《四书评本》)这段文字体现了孔子复杂的感情,你是如何认识的?试作简要分析。5.阅读以下几章文字,完成(1)(2)题。(1)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2)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3)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4)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

4、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5)子曰:“乡愿,德之贼也。”(1).第一章子路的话中有一个字是衍文。请指出哪一个字是衍文,并说明衍文现象产生的原因。衍文:产生原因:(2).中庸,是儒家的道德标准,指做人处事守正不偏,无过不及。孔子对中庸极为推崇,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但也有人认为孔子所说的中庸就是无原则的折衷主义。请根据上述有关论述,作出你的判断,并指出中庸之道的原则及现实意义。6.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子曰:“不得

5、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孔子是如何评价师和商的?你是否赞同孔子的评价?为什么?7.阅读下面《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子曰:“乡原,德之贼也。”(1)在孔子看来,应当怎样正确地评价一个人?试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2分)(2)为什么孔子对“乡原”之人嫉之如贼?(2分)8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孔子的这句话阐述了儒家的什么思想?这种精神在践行中

6、的标准是什么?请另结合《论语》中的某一相关章句,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9.阅读《论语》中的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1)、齐景公说“虽有粟,吾得而食诸”,你认为齐景公真正理解孔子的话了吗?(2)、为什么说“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1.略2.(1)举一反三(2)教学原则:学生主体原则(答“自主学习原则”亦可),注重身教原则(

7、答“无言之教”或“教是为了不教”亦可)。评析:略。3.略。4.(1)孔子一向提倡以礼乐治国,当他看到学生子游在武城这样做了,本来应该表扬,却开了个玩笑,说未免小题大作。引起子游的反驳,孔子马上承认自己刚才说得不恰当。子游的笃信认真,孔子的幽默风趣,声音笑貌都如闻如见,意趣横生。(2).孔子的理想是行礼乐于天下,一切努力都落了空,仅仅在区区武城得以小试,这当然是牛刀割鸡,大材小用了。莞尔而笑,不完全是戏谑,其中包含着又高兴又怅惘的复杂感情。5.(1).轻。传抄刻印过程中误增了文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