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327516
大小:636.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3-08
《张福君《名二子说》.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人说:“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名二子说苏洵范家屯二中张福君“说”这种文体我们都不陌生,在初一我们曾经学过《爱莲说》。“说”是议论文的一个分支,其内容大多是一事一议,也就是借一件事或一种现象来表达自己的见解,常具有以小见大的特点。《名二子说》这个题目的意思就是说:说说给两个孩子命名字的道理。解题苏洵:字明允,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
2、》。苏洵应试不举,经韩琦荐任秘书省校书郎、文安县主簿。仁宗嘉祐元年(1056),他带领苏轼、苏辙到汴京,谒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赞赏他的《权书》、《衡论》、《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1、第一段,“轼”名说。“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车子的各部件,轮子、辐条、车盖、轸木(车厢底部四面的横木),就像各有职分,不可或缺,只有车前的轼木没有实际用处。轼是车前的横木,乘车人可将手俯按在上面,有装饰车子的作用。所以,“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
3、车也”。车轮车辐车轸车轼写作背景写作背景:庆历六年(1046),苏洵赴京应制举。尽管他才学可为“帝王师”,结果还是落榜了。他对科举、对朝廷失去了信心,转而把希望寄托在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身上。次年返乡,写了这篇寄寓深重的《名二子说》。时苏轼11岁,苏辙8岁。苏洵对两个孩子寄予很大希望,他又对他们的生活道路充满忧虑。《名二子说》正是通过阐释为二子命名的深意,表达他对爱子的劝诫与勉励。行文几度曲折而后揭出正题:“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苏轼呀,我担心的是你不注意外表的掩饰啊。苏轼性格豪放,锋芒毕露,从不知掩饰自己的观点。自
4、幼父亲就看清了这一特点,劝诫他多加外饰以免遭祸。这正是为他取名“轼”的初心。2、第二段,“辙”名说。“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天下之车无不循辙而行,但论到车的功用却没有辙的份。“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辙无论功之福,也不遭仆毙之祸。“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知免”,是说苏辙的性格会免于灾祸。一说“免”同“勉”,勉力、尽力的意思。善处于祸福之间,又能勉力向前,这正是为他取名“辙”的深意。苏辙性格冲和淡泊,深沉不露,并能尽力王事,后位至尚书右丞、门下侍郎。苏洵根据苏轼的性格
5、特点还给他取字:子瞻,就是希望他凡事要瞻前顾后,要深思熟虑,要善于外饰,避免祸患关于名人的名字冰心: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周树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韩愈:朱自清:自幼刻苦,饱读经史。老师认为他定成大器只恐锋芒太露于仕途不利,故赠他表字“退之”。每当人们称他韩退之时,就如同是在提醒。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号秋实,“取春华秋实”之意。1917年,朱自华报考北大本科。为了勉励自己有困境中不丧志,不灰心,保持清白,不与坏人同流合污,便取《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自清”二字,改名“朱自清”,李白名字:这年
6、的春天,风和日丽,百花争妍。父亲想写一首“春日”绝句,吟出两句:“春风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下两句让李白母子二人各添一句。母亲想了一阵说:“火烧杏林红霞落。”李白不等母亲说完便随口吟出:“李花怒放一树白。”父亲一听拍案叫绝,觉得李白的一句清丽自然,超脱不俗,远胜他们夫妻的三句。称道赞赏中,心为之一动:李白诗句的第一字与末一字合起来“李白”天成自然,做我儿的名字还有比这更好的吗?李白的名字就这样定下来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