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doc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doc

ID:50305680

大小:6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07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看云识天气》教案设计桑园初中杨春艳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积累有关云与天气的相关知识。2.学会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3.积累文中的词语及谚语,学习分类说明的方法。教学重、难点:1.积累有关云与天气的知识及谚语。2.学习分类的说明方法。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鱼翔浅底,鹰击长空。万类霜天竞自由。”大自然的一切均有其存在的理由,云也是。看天上云卷云舒,你有没有去阅读,你有该怎样去阅读?请走进《看云识天气》。二、初步感知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学生阅读“预习提示”,把握本文学习的两个重点。  2.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学习生字,解释词语。  

2、正音:棉絮 点缀 预兆 绫纱 粼波 绸幕  解词:峰峦 清晰 绫纱 朦胧  3.再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①学生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理清说明顺序。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说明云和天气的关系,说明要认识可以看云。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具体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说明看云识天气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②讨论:这一课的结构形式怎样?全文的中心句是哪句?  本文是按“总说——分说——总说”的结构。  云就像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三、整体感知课文,揣摩、把握关键词语  1.默读第一部

3、分,说说这一部分的结构形式。  学生归纳:“总一分一总”的结构。  2.找出本段的中心句,看看课文是怎样具体说明的。  (这一部分是对云的形态与特征作说明,要组织学生对关键句子加以揣摩,体会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  第一句为中心句。“姿态万千”。总说云的形态,“变化无常”总说云的特征。中间八个比喻,分别说明云的形态之多,紧扣“万千”。省略号后,“有时”、“有时”、“刚才”、“—霎间”,紧扣“变化无常”。  最后一句,以“招牌”作比,说明云是天气变化的标志一一—“看云识天气”引出全文的中心。  3.思考:本段说明云的语言生动形象,表现在哪些地方?  明确

4、:①为了具体写“姿态万千”用了八个比喻。结合课后练习二,说明这些描写准确而生动,不仅形象具体,而且有动态特点。  为了具体写“变化无常”,作者用“有日个….·美丽”,“有时……阴森”,“刚才‘……阳光灿烂,一霎间……大雨倾盆”进行对比。  ②用词非常准确、生动。  描写各种云运动的特征时,用了“飘在空中”、“整齐地排列”、“来来去去”、“盖住了天空”。写天气变化时,用了“点缀”、“笼罩”;“阳光灿烂”、“乌云密布”、“大雨倾盆”等词语,用“招牌”作比,也非常准确。  四、重点分析第二部分  1.提问:第2自然段与上下文有何关系?起什么作用?  学生明确

5、:“薄云”“晴朗”;“低而厚密的云层”“阴雨风雪”一—承上说明“云的各种形态”,启下引出“云和天气”的关系。(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2.讨论:这部分可以分为几层?  明确:分为两层:第一层(第3—5自然段),说明云的形态和天气的关系。  第二层(第6自然段),说明光彩现象和天气的关系。  3.边看课文,边填表,完成课后练习一。云的种类动的形状位置天气情况卷云像羽毛、像绫纱最高阳光可以透过它照到地面,天气晴朗。卷积云像粼波很高它不会带来雨雪。积云像棉花团2000米左右在天空映着温和的阳光。高积云像羊群2000米左右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空。天晴。卷层云仿佛白

6、色绸幕高它向前推进,天气将转阴。高层云像毛玻璃低它预示将要下雨或下雪。雨层云布满天空更低雨雪就开始下降。积雨云.形成高大的云山更低马上就会下暴雨。讨论:1.这部分的说明语言生动形象又表现在哪些地方?2.本段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1)贴切的比喻。  “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块洁白的绫纱”说明卷云的轻盈和洁白;“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粼波”比喻卷积云的形态特征;“像棉团似的白云”比喻积云的形态特征;写卷云聚积成卷层云时用“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作比喻。  (2)拟人的手法。  写卷层云变成高层云时,用“这时的卷层云得改名换姓,该叫高层云了。” 

7、 写高层云变成雨层云时,用“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  (3)描写的语句。  阳光透过云层……依然很清晰”,写出了“卷云”的“薄。”  用“向上凸起”、“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顶”等词语写由积云到积雨云。  “云底变黑”、“云峰模糊”、“云山崩溃”、“乌云弥漫”,描绘“积雨云”的发展变化。  5.自学第6自然段。  1.思考:本段的第一句起什么作用。  明确:过渡句,也是这一段的中心句。  2.边看课文,边填表,理解云的光彩现象和天气的关系。光名产生和分布情况光彩天气征兆晕   华   虹   霞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说明

8、看云识天气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②讨论:这—课的结构形式怎样?全文的中心句是哪句?  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