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古代寓言二则教案苏教版.doc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古代寓言二则教案苏教版.doc

ID:50299597

大小:10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07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古代寓言二则教案苏教版.doc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古代寓言二则教案苏教版.doc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古代寓言二则教案苏教版.doc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古代寓言二则教案苏教版.doc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古代寓言二则教案苏教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古代寓言二则教案苏教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四 古代寓言二则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寓言这种文学形式。2.学习一些常用文言实词及虚词。(重点)3.把握两则寓言的主要内容。(难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革。可是,却总有一些时代的落伍者跟不上社会潮流,造成自己处于受窘的地位。落伍者们的可悲在于:他们往往自我感觉不错,却就是跟不上趟。古代的那个买履的“郑人”、另一个刻舟求剑的“楚人”就是这类人的典型代表。正所谓“旁观者清”,品读了《郑人买履》和《刻舟求剑》之后,你也许能领悟些如何在瞬息万变的大千世界里生存的道理。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文《古代寓言二则》。二、自主预习1.资料助读(1)《郑人买履》选自《韩

2、非子·外储说左上》,作者韩非子。韩非子(约前280—前233)即韩非,我国战国末期思想家、哲学家,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韩非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法家思想,吸取了他之前的法家学说,成为法家的集大成者。他的著作后人称作《韩非子》,现存55篇。(2)《刻舟求剑》选自《吕氏春秋·察今》,《吕氏春秋》亦称《吕览》,是战国末秦相吕不韦组织编写的论文集。2.写作背景6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那些有思想有见识的文人,为了宣传自己的理论,阐释自己的观点,或者为了更好地劝谏当朝统治者,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常常通过在自己的文章中借用民间口头创作的小故事或者编写一些小故事的方式来叙事说理。这些故事短小精

3、悍、有很强的讽喻性,同时又生动形象,人们喜闻乐见,后来就发展成为文学创作中的一种体裁——寓言。在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有不少寓言保存下来。如在《孟子》《庄子》《韩非子》以及《吕氏春秋》《战国策》等书中,就运用了不少当时流行的寓言故事。这些寓言突出了哲理性和对事理的说服力。其中有不少作品,在后世被传为警句、格言。本文所选的两则寓言,便是在当时这种大背景下产生的,是为阐明自己的见解或政治主张而作的。3.朗读课文,掌握字音。买履(lǚ)   自度(duó)   涉江(shè)遽(jù)坠于水(zhuì)契其舟(qì)吾忘持度(dù)遂不得履(suì)宁信度(nìng)三、合作探究(一)把

4、握重点词语1.词语的特殊用法特殊用法词语原句分析通假字坐置之其坐同“座”,座位反反归取之同“返”,返回古今异义市至之市古义:集市;今义:城市求求剑若此古义:寻找;今义:请求、要求是是吾剑之所从坠古义:指示代词,这,这儿;今义:判断动词契遽契其舟古义:用刀刻;今义:契约一词多义之至之市动词,到……去6入水求之代词,它,指剑是吾剑之所从坠结构助词,不译度先自度其足动词,量长短吾忘持度名词,指量好的尺码者楚人有涉江者代词,……的人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代词,……的地方而而置之其坐表顺接舟已行矣,而剑不行表转折,却2.把握文言句式①郑人有欲买履者(定语后置,有个想要买鞋子的郑国人)②试之以足(

5、介宾短语后置,以足试之)③无自信也(宾语前置,信自,相信自己)④楚人有涉江者(定语后置,有个渡江的楚国人)(二)学习《郑人买履》1.《郑人买履》中那个买鞋者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明确:《郑人买履》中的买履者是一个十分死板,固执又愚蠢的人。2.朗读课文过程中,我们能感受到“郑人”怎样的心情与神情?路人问话时会流露出怎样的语气?明确:发现自己“忘持度”时,郑人内心会充满懊恼之情;回答别人时,会表现出执迷不悟的神气。路人问话时会流露出疑惑的语气。3.《郑人买履》开头“郑人有欲买履者”,在有的教材版本中选用的是“郑人有且置履者”。两句话的意思是否一致?为什么?明确:“欲”可解释为“想要”,“

6、且”可解释为“将要”;“买”与“置”意思相近。这两句话整体意思基本一致,只是个别字不一样。(三)学习《刻舟求剑》1.“刻舟求剑”的故事为什么要详写“刻记号”这一细节?6明确:将“刻舟”时把握十足的神态和“求剑”时茫然没有结果的无奈进行对比,这一细节生动刻画了这个愚蠢不知变通的家伙的心理状态。(想象“刻舟”时的神态和“求剑”时的茫然,用自己的话表述)2.楚人“惑”的原因是什么?这给我们怎样的启示?明确:原因是他不知道船和剑的状态是一动一静,而把两者都看成静的了。这启示我们要尊重实际,用发展变化的观点来看问题。(四)比较阅读两则寓言中的“郑人”和“楚人”有什么共同点?你认为现实生活中还

7、有这样的人吗?如果有,请举出例子说明。明确:两人都思想僵化,不懂得实事求是的道理。因此,事情就做不成:郑人买不到鞋,楚人找不到剑。(联系实际举例,可以举死搬教条,硬套框框,而不顾客观实际的人,也可举一味凭主观想象做事,无视变化了的客观实际的人。)四、板书设计《郑人买履》过程:自度足→忘持度→归取之→不得履《刻舟求剑》过程:剑坠于水→遽契其舟→入水求之五、课外拓展如果你想热心帮助郑人,请你给他一个忠告。示例:郑人啊,你买鞋想到量尺码,这没错。但是不能脱离实际,把尺码当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