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礼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演变.ppt

儒家“礼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演变.ppt

ID:50255881

大小:1.78 M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3-11

儒家“礼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演变.ppt_第1页
儒家“礼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演变.ppt_第2页
儒家“礼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演变.ppt_第3页
儒家“礼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演变.ppt_第4页
儒家“礼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演变.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儒家“礼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演变.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儒家“礼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演变●“礼治”的内涵:礼治是指统治者依照"礼"所确定的社会等级次序关系和名分规定来治理国家。儒家否认社会是公平的,"名位不同,礼亦异数",他们认为人有智愚之别,应有贵贱上下之分,而贵贱上下决定每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行为。如何维持这个不公平社会的秩序呢?这就要适用"礼","礼"是统治者治理国家的首要准则,社会中人们的各种关系都要依靠"礼"来理顺,处理各种事情和判断是非也都要以"礼"为准则。●“礼治”的主要内容:“礼”最初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祭祀,后经儒家渲染而成为“治天下”的本。“礼,经国家

2、,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这样的礼,实质上是法。以礼为根据,衍生出各种行为规范,老百姓必须严格遵守。一、“为国以礼”的礼治论。子产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西周的“礼治”要求以“亲亲”、“尊尊”原则来立法,严格维护“礼”所规定的井田制、分封制、嫡长子继承制以及贵族的各种世袭特权,到了春秋时期,儒家坚持和发展了“礼治”思想,他们视“礼”为根本的国家制度和主要统治方法,作为制定法令的指导原则与基本纲领,从而;使“礼治”具有了法律的性质和内容。1、以“五伦”为中心,强调“正名分”五伦即君臣、父子、兄弟、夫

3、妇、朋友五种人伦关系之间用忠、孝、悌、仁、善为“五伦”关系准则。孔子首倡“正名”,主张严格遵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宗法等级名分,强调“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要求立法必须“名正言顺”,用强制手段纠正各种违反等级名分的混乱现象。2、以家族为本位,强调“孝”、“忠”礼调整家庭内部的关系,礼同样调整国家内部的关系。礼不仅视“家”为“安身立命”的基础,而且视“家”为“忠君报国”的基础。孝和忠是以家族为本位的主要思想表现。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儒家认为“孝慈则忠”,作到孝就能作到忠

4、。而且孝本身就等于从政。这样一来,家族被国家化、政治化,而国家又被家族化、伦理化,从而形成了家族伦理的法律化,家长成为支配家族权利的法律主体。3、以等级为基础,强调“别贵贱”等级差别是儒家之礼的本质特征。儒家认为,礼就是专门用来区别和规定亲疏贵贱、上下等级的行为规范。儒家强调“正名分”无外乎在严格区分上下等级、高低贵贱。孟子曰:“天下有道,大德役小得,大贤役小贤。”●“礼治”思想的演变:1、“礼”最初是原始社会的习惯,起源于原始人的祭祀2、“礼治”是在西周时期确立起来的,历史上有周公“制礼作乐”的说法3、春秋时,西周

5、建立起来的礼治已遭到极大破坏,出现了“礼崩乐坏”的现象。孔子以弘扬西周的礼治为己任,不但继承了西周的礼治思想,还提出“仁”的思想,并且把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的礼治思想。孔子以仁入礼,突出了礼的伦理性和强制作用,主张“为国以礼”,实行礼治。2、孟子倡导仁政,使礼成为国家意志的表现,主张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各守其礼,强调维护封建贵族的特权。“无礼义则上下乱”3、荀子对儒家的礼作了新的解释,赋予它以封建等级制的内容。他引法入礼,将礼治系统化、理论化、制度化。“使有贵贱之等”,“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4、汉朝董仲舒根据

6、儒家君臣、父子的伦理纲常,仁义道德心及“阳尊阴卑”的理论,提出了一套维护等级制度的“三纲五常”论,对礼治做出了扩展。三纲五常论体现整个封建统治的各种关系,后来成为各封建立法的指导思想。5、礼学发展到宋代,融入当时的佛道思想,又有新的发展和突破,其中代表人物就是朱熹。朱熹认为应当“存天理,灭人欲”而三纲五常即是“天理”的最主要内容。谢谢观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