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临床路径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疗效的影响.doc

实施临床路径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疗效的影响.doc

ID:50236677

大小:59.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07

实施临床路径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疗效的影响.doc_第1页
实施临床路径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疗效的影响.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实施临床路径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疗效的影响.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施临床路径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疗效的影响实施临床路径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疗效的影响临床路径(Clinicalpathway)是对某一疾病建立的从患者入院到出院的一整套医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其目的是起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作用。为探讨临床路径对脑出血治疗疗效,收集2010年1月〜2011年7月治疗2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资料,随机分成临床路径组和非临床路径组各100例,对应用临床路径效果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2010年1月〜2011年7月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00例,均符合1995年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学术会议制订的脑出血诊断标准。

2、按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评分[1],所有患者均行头颅CT检查确诊。随机分成临床路径组和非临床路径组各100例。临床路径组男66例,女34例;年龄45〜78岁,平均59❷9岁,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9❷2±11❷2分;出血量10〜30ml,平均20ml;出血部位:小脑8例,丘脑16例,脑叶18例,基底节区60例。非临床路径组中男65例,女35例;年龄44〜79岁,平均61❷2岁;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8❷9±11❷4分,出血量8〜35ml;出血部位:小脑7例,丘脑15例,脑叶20例,基底节区58例,出血量6〜3加1。两组在年龄、性别、出血部位、出血量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方

3、面差异均无显著性。方法:非临床路径组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治疗,临床路径组按照临床路径进行治疗。其流程是[2]:⑴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高血压脑出血(ICD-10:161❷902),内科保守治疗。⑵诊断依据:临床表现为明确的高血压病史;急性颅内压增高症状;神经系统症状:①売核出血;②丘脑出血;③小脑出血;④脑叶出血。辅助检查:①头颅CT扫描;②头颅MRI扫描。⑶标准住院IJ为W21天。⑷进入路径标准:第一诊断必须符合TCD-10:161❷902高血压脑出血疾病编码。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脑疝晚期患

4、者不进入路径。⑸符合出院标准,同意出院。⑹变异及原因分析。结果两组FAM积分、Barthel指数在入院时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入院后3周FAM积分HEBathel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V0❷01),见表1。两组在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费用和患者满意度的比较:临床路径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非临床路径组(PV0❷05),治疗费用低于非临床路径组(PV0❷05),患者满意度98❷3%,高于非临床路径组的94❷2%,见表2。讨论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神经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具有进展快、病情凶险、预后差,死亡率高等特点。在

5、使用临床路径的方法治疗,感到工作有头绪,忙而不乱,而且患者的疗效明显提高,并发症明显减少,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费用,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因此认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临床路径治疗,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医疗治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参考文献1刘萍,李效兰•脑出血继续出血109例临床分析[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3,16(3):167-168.2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临床路径(2010年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