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0224609
大小:5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06
《【精品】人教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认识米》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学生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后,乂耍认识的一个新的长度单位一一米”。这节课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因为他们对于一米到底有多长心里完全没有数。所以,我为学生设计了一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屮建立1米的概念。教学时,我以提问的方式引入:你想知道你的身高吗?耍知道你的身高,必须耍用到什么?从而引出尺子。然后介绍尺子的基本构造,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乂为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打下了基础。认识1米,安排了三次活动:第一次让学生在直尺上找岀1米的长度,体会尺子的长是1米——建立1米的空间观念;第二次让学生找身边哪些物体
2、的长度大约为1米,学生找出了很多,女口:五块瓷砖的长度、窗子的宽度、从脚到身子某部位的高度等等,这是我课前没有想到的,我想对学生建立1米的表象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第三次用手比划出1米的长度。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正确建立1米的空间观念,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建立儿米的长度观念。在学生的脑海屮,1米的概念不是很牢固,让学生硬把1米二100厘米记住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1米二100厘米”的转化中,我请学生拿出卷尺用20厘米长的学生用尺来测量,1米长的卷尺有儿个20厘米,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明白1米长的卷尺上有5个2
3、0厘米,问5个20厘米想家得多少?20+20+20+20+20二100厘米。学生就明白1米实际长度。存在不足:1.米尺、1米长的线应该多准备儿份,这样学生就可以常常感受一米的长度,也加深了学生对米的认识。2.在课堂教学中,在让学生汇报交流这一环节里,当学生表达不出或不清楚吋,我不够耐心,急于给学生提示,这样不利于对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如果当时我能不急于帮学生下定论,而是请其他同学发表意见,相互补充,将更有利丁学生的自主探索,更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提高。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根据教材的特点和一年级学生的特点
4、,安排了许多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中,加深10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理解,同时感受数学的应用意义,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于一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课堂充满了愉快的学习氛囤。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更为重耍的是获得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有如下的体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日复一日不断的教给学生新知识,而是为了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懂得用已学的方法去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在新教材中,像58+6=?应该怎样算,你有什么好办法?让学生用学具分别表示58和6,然后动手摆一摆。在这
5、里,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动手操作学具和发表自己想法的机会。为鼓励学生的积极思维,让学生自己说说是怎样想的?对不同的方法都给予了肯定。并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从而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然后我简单的说了进位现象及进位点Z后我放手让学生尝试先练习,试着自己解决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计算。学生计算的劲头很高,问他们有问题吗?都一致摇头说没有计算结呆很快交上来了,我发现学生的错误比较多。总结错误类型有:题冃数字抄错导致计算错误;该进位的没有进位横式得数漏写。我想学生是会计算的,只是很容易出错误。我没有过多的批评,让孩子
6、一一订正Z后,总结了儿种主要的错误情况,让他们分别对号入座,并且一起总结出了检查的三步骤:1・读两遍题冃,横式一遍,以防抄错题;2.检查横式的得数有没有漏写;也许是刚刚经历了错谋,所以印象特别深刻吧,练习时学生的正确率大大提高了。3•玩中求知,体验生活数学。练习时,为了避免学生单调计算的枯燥性,我设计了“找朋友”比赛性的练习,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节课总体来说达到了预定的教学冃标,多样化的练习题使得课堂气氛较好。但同时也有很多遗憾之处。如对学生的巡视不够彻底,学生说算理的过程不够完整。《直角的初步认识》
7、这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本节课是让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在上课时,教师的语言耍有轻有重,耍有变化,耍有表扬、激励的话语,鼓励学生学习,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此外要关注学生的现状,如学生的心理活动,学生的情感,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老师的协作性和参与性等。只有注重自己的教学语言才能真正吸引学生,让课堂有张有弛,老师与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教学与学习。在课堂上教师首先耍注重学生听课习惯的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因此,上课时要关注学生的眼
8、神,不仅在讲授时要关注,在与个别学生交流时,教师的眼神同时也要关注具他的学生。上课还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举止,是否按老师的要求在操作学习用具,同时做到言行一致,比如在判断直角时,就耍边操作边说,角的顶点和直角的顶点重合,角的一边和直角的一边重合,再看另一边也重合了,才是直角。只有会说会操做,才能真正的掌握直角的判断方法,这样也为画直角打下基础。课堂教学时,不一定全部的学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