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走向生土建筑结构.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综述走向生土建筑结构王沛钦郑山锁柴俊曾磊彭春华郑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西安710055)摘要:讨论生态文明时代给生土建筑带来的历史机遇与挑战,叙述生土建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其震害特征,提出生土建筑在我国的发展趋势和要求: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秉承传统生土结构的精髓并借鉴国外先进的研究成果,积极探索符合当代人生活模式的生土建筑形式以及满足抗震要求的生土结构形式。关键词:生土建筑结构体系研究现状震害特征TOEARTHBUILDINGSANDTHEIRSTRUCTURESWangPeiqinZhengShansuoChaiJunZ
2、engLeiPengChunhuaZhengJie(SchoolofCivilEngineering,Xi.anUniversityofArchitectureandTechnologyXi.an710055)Abstract:Thechanceandchallengeofearthbuildingdevelopmentincurrentecologycivilizationtimearediscussedandresearchstateandearthquakedamagecharacteristicsofearthbuildin
3、gsareindicatedinthispaper.ThetrendandrequirementsfordevelopingearthbuildinginChinaareproposedthatfortheopportunityofbuildingnewruralareasinChinaitisimportanttomakefulluseoftraditionalexperienceandadvancedresearchresultsfromabroad,soastoexploreanddesignearthbuildingstom
4、eetthehumanlifeformsandtherequirementsforseismicresistance.Keywords:earthbuildingstructuresystemresearchstateearthquakedamagecharacteristic次引起有识之士关注。0前言在人们普遍关注生态危机、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生土建筑是人类从原始进入文明的最具有代表的今天,特别是我国西北地区,由于历史上的种种性的特征之一,是中华民族历史文明的佐证与瑰宝,原因致使该地区经济落后,森林资源缺乏,生态环境也是祖先留给我们
5、丰富遗产中一个重要的内容。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大部分地区被缺水所困扰。我生土建筑发源于中国的中西部地区,该地区干们从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及生态文明的社燥少雨,丰富的黄土层成为华夏文明初期的天然建会层面上,重新审视/生土0这一古老的建筑材料时,筑材料。生土建筑结构体系大概经历了掩土结构体就清醒地认识到/生土0是西北地区最有发展前景的[3]系(穴居、窑洞)、夯土结构体系及土坯结构体系三个绿色建筑材料。阶段。早在石器时代,原始人就建造了各种生土建然而,由于生土材料的抗弯、抗剪、抗折强度很筑,距今7000年前的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大
6、地湾低,致使生土建筑在抗震能力方面存在着先天性不[1]文化时期,已有圆形、方形的半地穴式房址。大约足。我国又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绝大部分地区地4000年前人类初步掌握的夯土技术,最具有特征的震活动还相当强烈。历次地震后的宏观调查表明,[2]便是夯土建造的村社与城墙。土坯结构的出现,生土建筑震害普遍十分严重,但也有一些生土建筑使生土建筑在保留人类与自然依恋关系与形式美感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雨侵蚀和地震摇撼,依然完好无方面均达到很高的水准。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生土损。这就说明,生土结构只要设计合理,构造措施得建筑有形史料,大都保留在黄土高原西
7、北方向的地当,也能满足抗震要求。如何利用生土这种尚未完域。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村建房已逐步用黏土砖代替了土坯、土夯墙体,使这一古第一作者:王沛钦男1983年4月出生硕士研究生老的建筑材料走向消亡。然而,随着生态文明时代E-mail:xinxinwangye@163.com的到来,这个曾经被工业文明遗忘的人类瑰宝又一收稿日期:2007-03-15IndustrialConstructionVol138,No13,2008工业建筑2008年第38卷第3期101全认知的材料,构建真实的空间,以满足我们对安全环保节能的本色
8、,是生土建筑技术的一大进步。职责的需求,是结构工作者思考和研究的新课题。瑞士是继法国应用Pise技术后的第一个使用生土建造房屋的国家,称为SwissPise。SwissPise墙1国内外研究现状体与现代建筑材料相比,有优异的热性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