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前20天学生动员会.doc

中考前20天学生动员会.doc

ID:50163380

大小:9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06

中考前20天学生动员会.doc_第1页
中考前20天学生动员会.doc_第2页
中考前20天学生动员会.doc_第3页
中考前20天学生动员会.doc_第4页
中考前20天学生动员会.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前20天学生动员会.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厉兵秣马笑迎中考各位同学,晚上好!在座的各位都是我们单中2014届的精英,现在离中考只有20来天的时间了,目前是我们最紧张的复习时刻,不知我预料的对不对,我们一部分同学整天忙于听课、做题,他们为了看不完的复习资料,做不完的题,忙得焦头烂额;一部分同学复习无序,无措手足,抓不住重点,心烦意乱,这些同学甚至吃不安,睡不眠;也有的同学产生厌学情绪,认为自己已经定型了,再努力也没戏了,放弃努力,这些同学采用“混”的态度。下面我针对这些现象谈两点看法,供大家参考:一、中考前20天该如何冲刺?首先、读透教材,落实基础知识、建立知识网络

2、。 中考复习就是抓基础。相对于高考的定位只有的一个“选拔”功能,中考的定位是“水平考试+选拔考试”,因此,这就决定了其试题构成中:50%是基础题,30%是能力题,20%是选拔题。中考满分750分,其中各科成绩是:语、数、英各150分满分,化理150分,政史150分。我们应尽量保证基础题不丢分。扎实的基础是增分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在这20多天的时间里要回归到课本,把初中课本(或资料)认认真真、仔仔细细过一遍,并把要点、重点、难点和知识点分解而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争取选取部分课本或相应的复习资料上的典例按照相应的解题规范解

3、答一遍,这样就可以达到增分的目的。如数学中的部分题目-------------我们知道,中考80%的试题都是课本上的要点、重点、难点以及知识点翻新和运用,当你抓住了课本那么也就等于抓住了中考的80%的分数。你可以算一算,这80%自己可以得多少分数,(600)这个成绩对你来说是相当可观的。其次,及时归纳和整理进入初三以来每次考试中所出现的问题,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分析总结每次考试的失误所在,自省自纠,查漏补缺,同时要找出易错的知识和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进而使自己能在考试的过程中引起注意,以达到避免犯同样错误的行为,尤其是

4、由于粗心造成的“低级错误”坚决不能再犯,努力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解题的规范化程度,做到“会而对,对而全”,这样就能达到增分的目的。再次,在临考的这20多天里,老师在课堂上主要是进行专题训练,以数学为例,如:归纳探究问题、阅读理解型问题、探索型问题,图表信息型问题、动态几何问题、实际应用问题等等。这些题目大多都贴近生活,紧跟时代形势,具有题型新阅读量大信息点多的特点,而且每道大题都包含好几个小问题,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压轴题,它也是经常用来区分能力强弱和得分高低的题目。其实压轴题的第一问往往是比较简单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起点较

5、低,然后以此增加难度。所以我们要用勇于攀登的心理和行为来对待它,也就是先把能得的分拿到手,然后再一分一分地向上抠。所以在这一段时间做这一类题的时候,要多参与同学之间的交流探讨,平时要多多训练,必要的时候要积极主动请教老师,这样就会使我们的视野和思路拓宽,解决压轴题也就会变得相对容易起来,这样就会使我们达到增分的目的。要学会分析解题思路。当然,抓住题目训练,才能提高解题能力  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练,没有一定数量的题目训练作保证,就不能确保中考题做得熟练。熟能生巧,见多才能识广,在做题过程中摸清思路,寻找方法,总结规律,

6、提高能力,这是通往成功的必经桥梁,没有几百道题的练习保证,就很难确保难题不丢分。做什么题?  ①做真题(近三年全国和安徽中考题)  ②做新课标卷题,熟悉考试方向。  ③做典型题,  ④做错的题,不放过,认真找错误原因,犯过的错误不能再犯,错误就会变成财富。我的意思“题海战术”不如“举一反三”。中考30%是能力题,创新、综合、分析能力是主要考察的对象,这其中能力题并非是“题海战术”可以解决的,因此要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上做文章。4、抓住课堂复习,提高复习质量  要重视上好复习课,提高复习质量,有不少同学对学校课堂复习不重视,

7、认为该学的知识已经学过了,听不听无所谓,其实本校教师对学生的情况最了解,教师的复习针对性很强,他们对重点难点的复习和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把握更准确,复习课一要认真听课,二要手、脑、耳并用,边听边记边想,还要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从而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并加快解题速度。课堂复习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查漏补缺,全面提高课堂的复习质量。最后,要掌握应试技巧,发挥最佳水平很多考生在书写是否工整,排列是否合理,答题是否规范、审题是否严谨、表述是否清楚等应试技巧方面都存在严重问题,因此平时训练要针对自己的不足,进行解题的规范性训练:审题的过程中,

8、可以在阅读试卷上对重点词语、条件做出记号,这样既不影响考试成绩,更有助于清楚了解题意;对于数理化试题,要主动、善于将文字语言转化为图形语言,做到数形结合,从而对题目的要求一目了然。在答题时要学会“挤”分。中考阅卷评分办法是“踩点给分”——— 踩上知识点就得分。如果遇到一个确实解决不了的难题,能演算几步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