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致QT间期延长的临床意义及处理.ppt

药物致QT间期延长的临床意义及处理.ppt

ID:50134240

大小:808.00 KB

页数:55页

时间:2020-03-05

药物致QT间期延长的临床意义及处理.ppt_第1页
药物致QT间期延长的临床意义及处理.ppt_第2页
药物致QT间期延长的临床意义及处理.ppt_第3页
药物致QT间期延长的临床意义及处理.ppt_第4页
药物致QT间期延长的临床意义及处理.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药物致QT间期延长的临床意义及处理.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药物致QT间期延长的 临床意义和处理史美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晚近,对能延长QT间期并能引起尖端扭转型室速(Tdp,torsadedepointes)的药物十分注意。几种药物如特非那定、西沙比利和格帕沙星(grepafloxacin)因为它们可直接造成心电图异常或产生严重心脏毒性而被撤出市场。本文评述了可能会引起QT间期延长或尖端扭转型室速的药物,可能的机制和处理原则。对内科医生和药剂师可能会有些帮助。3心肌细胞动作电位:以心室肌细胞为例,整个动作电位可分成5个相。O相:钠通过快速通道

2、快速内流。胞内电位由静息状态下的-90mv迅速上升到+30mv左右。1相:快速钠通道关闭,立即开始复极。膜内电位由+30mv迅速下降到0mv。主要由Cl-内流所致。42相:此后复极过程就变得非常缓慢,膜内电位下降速度大为减少,基本上停滞在0mv左右,细胞膜内外侧呈等电位状态。此相所涉及的离子流较复杂,一般认为是由于K+的缓慢外流和Ca2+的缓慢内流所致。3相:膜内电位由0mv左右较快地下降到-90mv,膜静息电位确定。完成复极化过程。它是由于K+的快速外流所引起。4相:是复极完毕,膜电位恢复后的

3、时期。4相时膜电位稳定于静息电位水平,钠钾平衡,因此,4相又称为静息相。5图1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6心电描记器的波形和间期:图2是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在心电图上的反映。这些波形包括:P波(心房除极化)QRS波群(心室除极化)T波(心室复极化)U波(图中未显示,它沿着T波延长,代表浦肯野纤维复极和心室松弛。)心电图的间期也很重要。PR间期是心房除极化和脉冲从房室接合点传播的时间。QT间期是心室除极化和随后复极化的时间。(即是从QRS波群到T波终末的时间间隔)健康心组织的QT间期是400msec左右;经心

4、率校正的间期称QTc,一般为440msec。7图2心电图的波形和间期8QT间期延长可分为原发性(先天性)和继发性(获得性)两种形式。原发性QT间期延长包括能产生离子通道功能障碍的基因突变及先天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原因是钠离子流入太多或钾离子流出不充分,致细胞内阳离子过量并使心室复极延长。这些改变可产生早期后除极化,可能导致室性心律失常。继发性(获得性)QT间期延长可由代谢异常(如急性低钾血症)、疾病(如心肌炎、蛛网膜下出血)和药物所引起。当一种可能引起QT间期延长药物给药时,下列易感因素必须考

5、虑:QT间期延长的易感因素9营养改变(神经性食欲缺乏、饥饿、酒精中毒)心动过缓(<50次/分)脑血管疾病(颅内和蛛网膜下出血、中风、颅内创伤)先天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糖尿病10老年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低镁血症、低钙血症)女性心力衰竭(心肌病、心肌肥大或扩张)高血压低血糖低温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心肌缺血或梗死肥胖中毒(砷、有机磷、神经气体)垂体功能不足11其中须特别关注二个重要的易感因素:1、性别:尖端扭转型室速受病人性别的影响特别大。可能是由于性激素对离子通道的表达有特殊的调节机制,妇女占所有发生

6、的TdP的2/3。2、钾通道:钾通道在药物相关QT间期改变中有特殊重要性。HERG是一种蛋白质基因,是快速钾离子通道(Ikr)中的最重要成分。阻滞Ikr就可使QT间期延长,包括西沙比利、特非那定引起的QT间期延长,都是同Ikr阻滞有关。12同QT间期延长相关的药物1.抗心律失常药1.1IA型药物:IA型药物包括奎尼丁、丙吡胺和普鲁卡因胺。主要影响钠快速进入心细胞的速率。但也影响外部的钾流,对放慢传导速度和延长不应期起作用。131.1.1奎尼丁:本品可使2~6%病人引起晕厥,这可能是QT间期延长和

7、尖端扭转型室速的结果。奎尼丁在治疗血浓度或治疗亚血浓度都可能出现晕厥并常发生在治疗早期。因此,奎尼丁在医院里给药时,开始2~4日须严密监护观察。使所发生的55~77%病例能被发现。在治疗开始前,钾镁水平应高于正常值。QTc间期延长是即将发生TdP的一种指示剂,其他更有用的手段是监测明显的U波、期外收缩和在期外收缩后的U波扩大。奎尼丁致心律失常(28%病人发生TdP)的危险因素有预先存在的QT间期异常,与地高辛或已知能延长QT间期延长的药物同服、左室功能受损或低钾血症等。141.1.2丙吡胺和普鲁

8、卡因胺:此二药TdP发生率可能比奎尼丁低。普鲁卡因胺的活性代谢物N-乙酰普鲁卡因胺,当其血浓度高时,会出现TdP。1.2IC型抗心律失常药:有氟卡尼和普罗帕酮。与IA型一样,这些药也减少钠进入心细胞速率(快通道)。但是,对钾通道的作用,它们比IA型少,同IA型药不一样,IC型药大大地减慢了传导速度,而相对地使不应期不变。根据研究,氟卡尼可使4.6%病人致心律失常。但它们的主要危险同复极化无关联。因此,致QT延长不是它的主要危险。151.3第三类抗心律失常药:有索他洛尔、胺碘酮、伊布利特(ibut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