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_细胞分化抗原.ppt

免疫学_细胞分化抗原.ppt

ID:50071937

大小:9.23 MB

页数:61页

时间:2020-03-08

免疫学_细胞分化抗原.ppt_第1页
免疫学_细胞分化抗原.ppt_第2页
免疫学_细胞分化抗原.ppt_第3页
免疫学_细胞分化抗原.ppt_第4页
免疫学_细胞分化抗原.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免疫学_细胞分化抗原.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七章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概况免疫应答过程中,多种免疫细胞通过直接接触或分泌某些效应分子,发生极为复杂的相互作用。细胞膜表面分子可以被抗体所识别,可以用标记的抗体对细胞进行标记和区分,表面分子又为膜抗原或者表面标记分子(surfacemarker),被用来区别不同类别和亚类的免疫细胞。免疫细胞膜表面功能分子概况1、识别受体(直接或间接)及其复合受体TCR(CD3,CD4/8),BCR(CD79,CD19),2.Fc受体,补体受体,NK受体3、协同刺激或抑制分子(CD28,CTLA-4)4、黏附分子(LF

2、A-2,ICAM-1)5、功能分子(MHC,CD40L,FASL)6、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受体(TNFR,IL-2R)3白细胞分化抗原:指造血干细胞在分化为不同谱系、各个细胞谱系分化不同阶段,以及成熟细胞活化过程中,表达的细胞表面标记分子。白细胞分化抗原大都是跨膜的蛋白或糖蛋白,含胞膜外区、跨膜区和胞浆区;有些白细胞分化抗原是以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链接方式,锚定在细胞膜上。少数白细胞分化抗原是碳水化合物。白细胞分化抗原分布于非造血细胞的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神经内分泌细胞等。白细胞分化抗原(

3、leukocytedifferentiationantigen,LDA)CD的概念CD分子(clusterofdifferentiation)应用以单克隆抗体(McAb)鉴定为主的聚类分析方法,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一分化抗原归为同一个分化群(CD)。人CD编号已从1-363.可大致分为14组。CD即是位于细胞膜上一类分化抗原的总称。CD的基本结构1.膜外区结构:具有相同结构域的一类分子可组成超家族(SF)。共有IgSF、TNFSF、TNFRSF、CCP等十几种结构域。2.跨膜区结构:根据s

4、inger分类法可分为Ⅰ~Ⅵ型。见下图胞浆区结构:共有四种,①蛋白酪氨酸激酶(PTK)结构域;②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结构域;③死亡结构域(DD);④免疫受体酪氨酸活化(抑制)基序(ITAMorITIM)Ⅰ型:一次跨膜,N端在胞外。如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gSF)。Ⅱ型:一次跨膜,N端在胞内。如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TNFSF)。Ⅲ型:多次跨膜(2~7次),N端在胞外。如TM4SF、STRSF。Ⅳ型:由多个亚单位组成的跨膜通道。Ⅴ型:多肽链以糖基磷脂酰肌醇(GPI)连于细胞膜的脂质双层中。如CD16、CD5

5、5、CD58分子等。Ⅵ型:多肽链一端以GPI连于胞浆膜,另一端是一次或多次跨膜。参与免疫细胞识别与相关信号转导的CD分子与T细胞的识别有关的CD分子:CD3、CD4、CD8、CD2与CD58与B细胞的识别有关的CD分子:CD79a/CD79b、CD19、CD20,CD21、CD3分子CD3分子与T细胞受体(TCR)形成TCR-CD3复合体,分布于所有成熟T细胞和部分胸腺细胞表面。CD3功能是:1)稳定TCR结构2)CD3胞质段含免疫受体酪氨酸活化基序(ITAM),TCR识别并结合由MHC分子提呈的抗原肽,导

6、致CD3的ITAM发生酪氨酸磷酸化,通过活化激酶,将识别信号转入T细胞内。CD3肽链缺失可致T细胞活化缺陷。CD3CD3分子与T细胞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TCR)以非共价键形成TCR-CD3复合物,在TCR信号传导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CD3分子由γ、δ、ε、ζ和η5种肽链组成,其胞外结构属IgSF。γ、δ、ε链的跨膜区氨基酸带有负电荷,与TCRαβ或TCRγδ链的跨膜区带正电荷的氨基酸形成盐桥,形成稳定的TCR-CD3复合体。链胞浆区较长,有免疫受体酪氨酸活化基序(imunoreceptortyrosine-

7、basedactivationmotif,ITAM)结构,其中酪氨酸磷酸化后,活化有关激酶,转导TCR-CD3介导的活化信号。CD3complexofTCRCD4CD4分布:CD4分子是辅助性T细胞(helperTcell,Th)的重要表面标志。某些抗原提呈细胞如B细胞、单核/巨噬细胞表面。功能:CD4是Th细胞TCR识别抗原的共受体,其胞外段与APC表面MHCII类分子结合,参与Th细胞第一活化信号的产生。CD4为单链跨膜糖蛋白,胞膜外结构为IgSF成员,共有4个结构域。CD4分子的第一、二个结构域可与M

8、HC-II类分子的非多态区结合。故又将CD4分子称为MHCⅡ类分子的受体。第一个V样结构域是HIV的受体,与HIVgp120结合。CD4分子是T细胞TCR-CD3识别抗原的辅助受体,胞外区与抗原递呈细胞(APC)表达的MHC-II类分子结合,而胞浆区与P56lck(lck为淋巴细胞激酶)结合,参与信号传导。CD4+T细胞又称为辅助性T细胞(helperTcell,Th)CD4分子结构及其配体APCT细胞CD4分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