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永平县新农村建设的思考.doc

对永平县新农村建设的思考.doc

ID:50059372

大小:6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04

对永平县新农村建设的思考.doc_第1页
对永平县新农村建设的思考.doc_第2页
对永平县新农村建设的思考.doc_第3页
对永平县新农村建设的思考.doc_第4页
对永平县新农村建设的思考.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永平县新农村建设的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永平县新农村建设的思考[摘要]永平县七屯村新农村的建设应以龙头产业为抓手,培植富民产业,发展农村经济;以村庄和庭院环境建设为载体,建设社会主义新村庄;以社会事业为重点,解决群众文化、教育、医疗问题;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切入点,树立社会主义新村风;以民主管理为突破口,统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农民安居乐业的和谐环境。[关键词]永平县七屯村新农村建设思考永平县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06年以来,县委、政府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方针和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冃

2、标耍求,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提出的“抓两头,促中间"的新思路、新举措,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把千村扶贫开发、百村整体推进和小康示范村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先后完成了27个行政村的千村扶贫开发百村整体推进“866”工程,启动了石家村、七屯村等的小康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国家扶贫办和省、州党委政府的高度评价和肯定。但就全县的新农村建设而言,当前还存在许多怵I难和问题。现就七屯村的小康村建设作以下探讨。一、七屯村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近儿年来,永平县委、政府按照“

3、抓两头,促中间”的新农村建设思路,一头是针对贫怵I面很大,贫困程度很深的村,实施千村扶贫、百村整村推进。另一头,对经济发展较好、但乂为数不多的村,实施小康示范村建设,目前已取得了明显成效。就全县的大部分农村而言,当前还存在一些共性的怵I难和问题:一是大部分地区土地后备资源缺乏,农民增收后劲不足;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投入严重不足;三是农民自身资本积累不足,生产缺乏后劲;四是农民观念落后,文化素质偏低,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五是农产品粗放发展,加工能力低,产业化经营尚处在起步发展阶段;六是城乡差别进一

4、步扩大,影响社会和谐发展;七是村镇建设无规划,人居环境条件较差;八是农村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建设滞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九是村级集体经济比较薄弱。以小康示范村博南镇七屯村为例,除上述共性问题外,目前也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一是群众公共事务的参与意识淡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户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各家各户忙生产、忙生意,忙于自家的经济建设,自觉参与集体劳动、公共事务的吋间越來越少,导致久而久Z就形成开会难召集,集体活动、公益事业活动难以开展,群众对公共事务不关心,意识淡薄;二是产业基础

5、薄弱,各吹各打各行其是,没有形成规模;三是农业科技生产条件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村庄狭窄,道路不畅,房屋建设无序,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较差;五是群众文化生活缺乏、医疗卫生条件差,社会保障难以保证;六是无村级集体经济,村级组织发展困难。二、对抓好七屯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一)以龙头产业为抓手,培植富民产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建设新农村,不仅仅是建新房、修街道,它最重要、最本质的内容是发展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七屯村作为永平县城郊结合的半山半坝区,经济收入主要是种植业方面的茶叶、蔬菜、粮食,养殖方

6、血的猪、畜禽、肉牛,还冇一部分劳务收入。虽多元化,但均小而散,没冇形成规模。通过充分调研,围绕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600元以上这一冃标,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小康示范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坚持在农业内部挖掘潜力、在农业外部拓展增收的新渠道,以培植支柱产业为基础,发展富民产业为重点,形成近抓生态茶、大棚蔬菜、家禽养殖等项冃,远抓泡核桃、畜牧业,长短结合、以短扶长的产业发展模式,以产业发展带动经济发展。一是抓好茶叶产业,稳定农民增收。针对七屯村种茶丿力史悠久,大部分地区适宜种植茶叶,且有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的实际,应在小康示范村

7、建设中,将茶叶作为七屯村的龙头企业来抓,使之做强做大,由此把茶叶产业培育成为支撑七屯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通过抓龙头企业,来带动七屯村的各项事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发展劳务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七屯村近两年来劳动力转移工作己探索出成功的路子。2007年全村有劳务收入的农户198户295人,劳务经济总收入260多万元。2008年转移发展二、三产业从业人员400人,其中转移输出富余劳动力150人,实现务工农民工资收入400万元,现己在县内外发展二、三产业从业人员180A,转移、输出100人到北京、江苏、浙江、珠海、

8、深圳等地务工,劳务经济已成为七屯村农民的又一增收点。所以,今后要进一步抓好劳务经济,促进新农村建设。三是发展产业大户,带动农民增收。为充分发挥经济强户、产业强户在小康示范村建设中的作用,实行点中选点,好中选优,把每个村民小组中产业发展得较好、依托产业致富的农户作为“小康产业示范户”,实行能人带动和大户带动,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如七屯九组的段荣户,今年新发展种植生态茶31.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