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通风与建筑设计.ppt

自然通风与建筑设计.ppt

ID:50030396

大小:18.60 MB

页数:32页

时间:2020-03-01

自然通风与建筑设计.ppt_第1页
自然通风与建筑设计.ppt_第2页
自然通风与建筑设计.ppt_第3页
自然通风与建筑设计.ppt_第4页
自然通风与建筑设计.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然通风与建筑设计.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自然通风与建筑设计不需要设置动力装置,因此是一种经济的通风方式。受室外气象条件影响,通风效果不稳定。自然通风原理:自然通风特点:“热压”和“风压”这两种基本作用形式。校园建筑群布局如何?宿舍楼群布局如何?一、建筑总平面规划1.建筑群的布局可从平面和空间两个方面考虑。一般建筑群的平面布局可分为:行列式、错列式、斜列式及周边式。通风角度讲,错列式、斜列式及周边式好。(1)街道布局的定向主要大街/大道应与盛行风的方向平行排列或最多成30度角,令盛行风得以进透入全区(2)建筑物之间应留有空间以改善通风香港城市设计指引2.为了保证建筑的自然通风效果,建筑主要

2、进风面一般应与夏季主导风向成60°-90°角,不宜小于45°角,同时应避免大面积外墙和玻璃窗受到西晒。(3)由道路、休憩用地及低矮楼宇连成的通风廊道(4)设置风廊/风道(5)利用非建筑用地的配置以辟设风道香港城市设计指引建筑群通风的合适选择校园建筑群和宿舍楼群布局是否合理?3.室外风吹过建筑物时,形成正压区或负压区,对周边建筑产生影响。平面一.建筑平面转角处理:1.角偶锯齿状处理,使迎风侧上游处面积小,而下游处面积大。2.将建筑物平面圆形化以减低风速增加领域。二.墙面凹凸变化:1.将建筑物墙面做成凹凸状,以阻扰气流,降低横切建筑物侧面的风速。2.建

3、筑物墙面凹凸状变化,可藉遮阳板或增设阳台方式处理。三.建筑群设计要求:1.建筑物长边与长年风向平行。2.加大建筑物群邻栋间隔,避免产生局部峡谷风。4.改善建筑群通风的方法四.利用绿化改变气流状况树木可以减低风速,通常风速减少10%以上的范围,迎风可达树高的5倍,背风可达树高的2倍。保护绿带如能使4%的风透过则可发挥最大的防风效果。下层开放的植栽计划可让凉风吹过,浓密的大树及林下灌木则可阻挡强风侵袭。建筑物或活动频繁场所应安置在有遮阴树或大片草坪等有冷却空气效果地区的下风处。自然通风的风压作用和热压作用都随着建筑物的高度的增加而增强。对高层建筑的室内

4、通风是有利的,但是,高层建筑能把城市上空的高速风引向地面,产生“楼房风”的危害,这对周边地区自然通风的稳定性和控制是不利的。二、建筑形式的选择高度轮廓的差异可促进空气流动梯级式的高度轮廓可令风转吹向较低的地方一.基座型(底层扩座型)建筑:1.将高层建筑物下层部份规划为一大片的低层建筑物减少对行人活动层的影响。2.底层建筑物的设计高度必须比周围的建筑物高,以避免「楼房风」影响周围的低矮建筑。二.中空化建筑:1.于建筑物立面中段位置设一大的开口部,使风能穿透而过,如此可减低「下降风」的风速。2.建筑物中空层设置的位置以接近受风面的气流分岐点附近,其风速

5、增加领域为最小。三.邻栋间通廊顶盖: 为防止高层建筑物受风面与低层建筑间通路,入口处之逆流风对行人活动的影响,故于上部设置顶盖。1.建筑群立面改善通风方法13自然通风性能,以空间中「开窗」型态,与其它「开口」之通风路径关系为判定,分为「置中窗」(窗中心线距离墙面值D:1/2X≧D≧1/3X)及「边窗」(非置中窗)两种开窗型态,空间较佳的通风路径以「相对侧」通风路径设计或「多侧」通风路径设计。如图(a)、(b)所示,空间开窗与「方框处开口」成通风路径时表示该空间具有「较佳通风路径」。香港城市设计指引2.建筑内通风的设计相对侧开窗及多侧开窗方式也有一定

6、的净深限制,且皆和室内净高有关,这也是为了确保室内无死角。开窗方式与通风路径设计室内空间深度设计香港城市设计指引穿堂风为了让使用者与外界景观没有距离感,便有了大面积、少分割的开窗方式,加上大面积玻璃较重、不易开启,固定窗因此产生。往日常见的气窗因被认为造型老气、退流行而舍弃,取而代之的是大面积固定玻璃的景观窗,然而在无敌景观的背后,往往得承受闷热的室内温度及高昂的空调电费。旧式建筑楼高较高,房门有设置气窗。如果都没有气窗,表示当你关起门时,就算开窗,空气也不会对流。此类窗户是否理想?为保留大面积的景观窗,侧边通风用的推射窗可开启角度又不足,易造成通

7、风不良外推90度的窗扇两边都有空间让风吹进来,侧向风打在垂直窗扇上都可以灌进室内。窗户上方以有气窗为佳,两扇对开的横拉窗,保证至少能有一半的通风面积。90度外推的型式,使通风面积几乎是整个开口,外推后窗面开口分成两半,垂直的窗扇则成为导风板,将风导入室内,通风效果更好。自然通风应用实例——清华大学超低能耗示范楼立面 效果图建筑中或厂房中的应用高层建筑窗际自然通风方式说明天窗外加外遮阳及通风装置如果屋顶面有利用天窗采光的设计,其朝向须避开太阳直射,并提供外部反光遮阳,且有从装置上部排走热量的通风口。双屋顶构造利用上层构造来遮蔽直接日射,中间为开放的空

8、气层,利用风力或浮力通风的原理来散热,外层采用浅色轻质材料,用以遮挡太阳的热进入内层屋顶。屋顶通风塔或排气装置在非空调空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